正文 第11章 美塑造高貴的心靈(1 / 2)

美是一種神聖的品性,生活在美的氛圍中也就等於是生活在神聖的氛圍中。“我們越是能夠在各處發現美,越是在自然界、在生活中、在成人和孩子身上、在工作和休閑中、在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感知美,我們就越是接近上帝,接近完美。”

在《新約》中,有許多證據表明基督耶穌是一個對美、尤其是自然美極度鍾情的人。難道這不是他說的嗎?“看看原野上那些純潔的野百台吧,它們盡管隻是靜靜地站在那兒,並不隨風搖曳,然而,即便拿所羅門的榮耀與之相比,不也隻是象其中的一枝嗎?”

讓我們脫離喧囂嘈雜的都市生活,回歸百合與玫瑰,回歸原野,回歸所有令我們沉醉的美好事物吧!在夜空中閃爍的每一顆星星,每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在吸引著我們流連忘返的同時,也啟示著我們去追尋其產生的源泉,指引著我們去尋找美的足跡和美的真諦。

對美的熱愛在塑造一種均衡而協調的人生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事實上,我們很少意識到高尚的人物和美好的事物對我們產生的巨大影響。因為我們經常接觸到它們,所以對它們竟然習以為常,不可能太多地對其加以關注。但是,每一幅精美的圖畫,每一次壯麗的日落,每一幅優美的風景,每一張漂亮的麵孔,每一朵燦爛的鮮花一一無論是在任何地方見到的任何一種形式的美一一都在無形中使得我們的個性更加高貴、更加文雅、更加出眾。

如果我們的心靈和大腦能夠對美有更敏銳的感知,其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它將賦予我們蓬勃的活力,使得我們精神振作、疲憊頓消,並極大地促進健康。

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傾向於扼殺深沉細膩的情感和阻礙一切美麗的、優雅的、充滿魅力的事物的成長。它過分強調了物質的價值而低估了審美的價值。在我們的國家裏,美的事物在鄉村遠比在都市發展得更好,因為在鄉村,美元並不是上帝。

隻要我們繼續把生命中的全部活力和精力都運用到追逐金錢的事業中,而讓我們的社交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所有更美好、更高貴的能力處於沉睡狀態,或者是幹脆讓其滅絕,我們就不可能指望過上一種健全的、和諧的生活,因為隻有那些經常被使用的能力和經常受到訓練的大腦細胞才能更加發達,而長久不被使用的能力總是日漸萎縮。如果人們身上更為出色的本能,以及那些存在於更優秀的頭腦之中的高貴品質沒有得到恰當的開發,而那些更接近於獸性的、盤踞在更卑劣的頭腦中的粗野本能卻大肆泛濫的話,人類必定會遭到懲罰,並喪失對生活中所有那些最高貴的、最美好的事物的感知和欣賞能力。

假如我們把全部的努力都貫注在追求那些實用的東西,而放任美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無足輕重的角色,假如 我們對上帝精心創作的美的畫卷是如此的不屑一顧,難道這不是一種遺憾、恥辱甚至是犯罪嗎?

“你在大腦中所牢牢銘刻的那些景象,你在心靈深處所渴望的那些理想,將是構建你的人生大廈的基石,也是你未來的藍圖。”造就一個男子漢的是精神的品性和理想的品性,而不僅僅是物質的條件。

正如培養所謂的“智力”意義重大一樣,培養審美的情趣以及心靈的品質同樣是人生的基本要務。這樣的時刻總有一天會到來,到那時,我們的孩子不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中都會接受一種教育,即認為美是一件最可珍貴的禮物,它隻有在那些純潔的、甜美的、高雅的心靈中才能得以長存,美是一種充滿聖潔意味的教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