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外表更美的話,我們必須首先美化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內心的每一個思想、每一個動機都會清晰而微妙地反映在我們的臉上,決定著它的醜陋或美麗。內心的不和諧將歪曲世上最美的容顏,使其黯然失色。
莎士比亞說過:“上帝給了你一張麵孔,而你自己卻另造了一張。”我們的心靈可以隨意地製造美麗或醜陋。
對最高形式的美來說,溫柔的、高貴的性情無疑是最不可缺的,它可以令最平凡的麵孔煥發光彩。相反的,暴戾的性情、惡劣的脾氣和嫉妒的心理,會毀壞世界上最美麗的容顏,使得它醜陋無比。畢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與優雅可愛的個性產生的美相媲美。無論是化妝、按摩,還是藥品,都無法改變和遮掩由錯誤的思維習慣所導致的偏見、自私、嫉妒、焦慮以及精神上的搖擺不定反映在臉上的痕跡。
美產生於內在的心靈。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培養一種優雅寬宏的精神狀態,那麼不僅他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具備一種藝術美,他的體魄同樣是健美的。因為內在的美會使外在的美愈加耀眼生輝,光彩逼人。在他身上,的確會煥發出迷人的優雅和魅力,這種精神上的美甚至要勝過單純的形體美。
我們都曾經看到,即便是容貌極其平平的女士,由於其迷人的個性魅力,照樣給我們留下了非同凡響的美麗印象。通過外表展示的美好的心靈反過來又影響著我們對形體的看法,在我們的眼裏,它仿佛也變得婀娜多姿了。
某人在談到幾妮·肯布爾時這樣說:“盡管她又矮又胖,還長著一張很紅的臉,但是她留給我的印象卻是高貴品性的完美化身。我從來沒有在別的女性身上看到如此鮮明的個性。任何一種純粹的外表美在她麵前都隻能是黯然失色、自愧弗如。”安托尼·貝利爾說得非常對:“在這世界上沒有醜陋的女人,隻有不知道怎樣使自己顯得美麗的女人。”
最崇高的——一種遠非僅限於容貌或形式的整齊勻稱的美——實際上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即便你的容貌普通平凡到了極點,你也完全有可能通過持久地給大腦充實美的思想——不是那種膚淺的美的思想,而是心靈上的美、精神上的美——通過培養善良的、樂於助人的、與人為善的精神,而逐漸地獲得它。學識的修養、品德的陶冶、感知的觸覺、情操的培育、智慧的增進,以及人格與思想的修煉,所有的這一切都能影響一個人的外形與氣質,使之高貴卓越!
正是那種熱誠慷慨的隨時準備幫助他人的心態,以及在任何地方撒播陽光和歡樂的美好心願,構成了所有真正的個性美的基礎,並使得我們永遠神采煥發、美麗動人。渴望使自己變得更加美麗並付出相應的努力,生活就會變得多姿多彩。而且,既然外表隻是內在的一種反映,是思維的習慣和通常的心態在身體上的展現,那麼我們的麵孔、我們待人接物的態度、我們的一舉一動就必須和我們的精神世界相吻合,並變得更加溫柔和富於魅力。如果你的腦海中時時擁有美好的思想和善良的願望,那麼無論你到任何一個角落,你都會給人留下優美和諧的印象,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的長相是多麼的普通或是你的身體有什麼缺陷。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女孩,由於上帝沒有賦予她們嬌豔的容顏和絕世的姿色,她們就自怨自艾,鬱鬱寡歡,哀歎這不幸的遭遇。實際上,她們是過分誇大了問題的嚴重性。她們壓根不象自己所想象的那樣醜陋;如果不是由於她們自身在這一問題上的敏感和多疑,其他人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一點。如果她們能夠擺脫這種敏感和自卑,而以一種更加自然的態度來對待生活,那麼她們完全有可能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得自己的思維更加敏捷,態度更加得體,談吐更加風趣,個性更加完善,從而彌補外表的缺陷和不足。
我們都仰慕絕代風華的麵龐和綽約豐盈的身姿,但是,我們更熱愛在崇高的心靈映襯之下的麵容。我們之所以愛它,是因為它預示著我們有可能成為完美的人,它代表著造物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