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訪問》的節目主持人李靜是活躍在電視熒屏上特立獨行的一個。
台前,她完全打破了國內女主持人一貫保持的淑女形象,總是快樂而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甚至是用插科打諢的方式調動和活躍著場上的氣氛,俏皮而又毫不矯情。因此,李靜幾乎成為了國內兩檔名牌脫口秀欄目《超級訪問》、《情感方程式》的一張標簽。
幕後,她又是這兩檔節目的製作公司——北京東方歡騰文化藝術發展公司的總經理兼總製片人,不僅懂得電視節目製作和團隊管理,而且深諳節目策劃和宣傳包裝。李靜已然是電視圈裏頗有建樹的“電視職業經理人”。
一個4萬元起家的民營節目製作公司,怎樣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打造名牌欄目《超級訪問》,並給公司帶來上千萬收入?李靜在電話那頭為我們述說了她靠口才致富的故事。
李靜說,她在從事電視事業之前,是在河北師大音樂係學習手風琴專業,而拿起話筒也是“被迫”的。“當時在張家口電視台,自己的意願是做幕後的工作,但是因為形象比較好,所以領導就硬給我安排了主持人的工作。”
那時的李靜對播音而言是一張白紙,開始主持天氣預報都很緊張,一口氣說完了都不帶停頓。即使後來到了北京電視台,成為《北京您早》節目的女主播,李靜也有過在采訪中睡著的尷尬經曆。李靜的主持之路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她的創業之途亦是如此,從“零”起步。1999年,已經在中央電視台主持大型綜藝節目《歡聚一堂》、《非常快樂》的李靜扔了讓人羨慕不已的“鐵飯碗”,毅然決定自己創業。李靜用“末路狂花”形容剛走進節目時的自己和戴軍:一個從央視辭職出來破釜沉舟地要殺出一條血路來,一個是歌手當了N多年再沒唱出更成名的歌來。找上一群鐵了心要跟著幹的電視年輕人,他們就在北京的一間小平房裏策劃起了《超級訪問》。
節目沒什麼名氣,啟動的時候隻有4萬多元錢,還是李靜的私房錢。第一年裏基本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做完上一期,又不得不跟朋友借錢來揭開下期節目的鍋。李靜拿著第一年的節目來上海電視節推廣的時候,連個交易會的展台都租不起,隻能幾個人拿著幾張宣傳海報搭個最簡陋的台吆喝。
但就在這時,李靜的口才為她事業的成功贏得機會,“我的做法和經驗就是,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因為跟聰明人對話,即使你有再多的小心思、小聰明,都很容易被對方一眼看穿,而聰明人的時間往往又是十分緊張的。那麼這時,口才就是開門見山,也是較為容易贏得對方好感的一種辦法,切忌拐彎抹角。”
“其實所謂口才,在我的理解當中就是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用語言表述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絕大多數人都有具備口才的條件。”李靜如是說道。
樂嘉因在《非誠勿擾》節目中的犀利點評而家喻戶曉,有人說,樂嘉的出色表現來自於他的多重身份:演講者的身份給予他絕佳的口才,表演者的身份讓他有出色的現場掌控力,FPA性格色彩創始人的身份讓他能既準又狠地挖掘人心,培訓師的身份讓他有話必講為改造他人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其實,可以說,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非常善於表達的溝通大師。
在猶太人的智慧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拉比吩咐他的仆人到市場上去買一些美味,仆人買回來舌頭。過了兩天,他又讓這個仆人去買一些粗食。令拉比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仆人買回來的還是舌頭。於是拉比便問:“前日我叫你購買美味,結果你買回來舌頭;今日我要你購買粗食,你買來又是舌頭。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個仆人答道:“舌頭這種東西好則高貴無比,壞則低賤之至。”其實,從他的回答中,也可以延伸出這樣一個道理,語言在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