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經理批評了他:"在舌戰中你越勝利你就越失職,因為你會得罪顧客,結果你什麼也賣不出去。"後來,邁特認識到了這個道理,變得謙虛多了。
有一次,他去推銷懷特牌汽車,一位顧客傲慢地說:"什麼,懷特?我喜歡的可是胡雪牌汽車。你把這個送我,我都不要!"邁特聽了,微微一笑:"你說得不錯,胡雪牌汽車確實好,該廠設備精良,技術也很棒。既然你是位行家,那咱們改天來討論懷特牌汽車怎麼樣?希望先生能多多指教。"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海闊天空式的討論。邁特借此機會大力宣揚了一番懷特牌汽車的優點,終於做成了生意。邁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推銷員。
在演講中真誠的剖析是給對方一種體貼,一種認同。善於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也是一種獲得快樂的手段,它不儀能使演講繼續,說不定還會給你贏來更多的聽眾。從而達到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的的目的。
良好的態度能使對方如沐春風,使聽眾得到這種感受,可以說你已成功了一半。而生硬的語氣、死板的表情,則會讓人在生厭的同時也拒絕你的要求。
當我們準備演講時,在充分了解聽眾的情況之後,不妨預先來檢查一下自己的態度、設想和自己有可能麵臨的尷尬問題,然後設計一下自己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做到有備無患,避免在倉促之中出錯,這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演講中,能不能取得成功,語言、態度固然是一個方麵,但途徑也不能忽視,一定要找出合作的最佳途徑。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團體之間,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都難免會有衝突。無論是什麼樣的衝突,我們都要積極地去尋找發生衝突的原因,找出它的實質問題在哪裏,雙方究竟在哪些方麵意見不合。了解到這些東西後,再認真分析意見不合的原因,找出問題的實質所在,看看這些東西是否能解決。
因為我們個人所持的期望不同,因此所製定的目標也不同,出現這種差異是正常的。隻要仔細分析,就會找到一些有助於取得合作的最佳途徑。我們每個人出生的地方不一樣,成長的環境也各有差別,因而對事物的品評就各有千秋,對同一問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因此,當你準備前去演講時,最好要先了解一下演講對手的背景,他的愛好興趣和他對某些事物的看法。這些雖然不能直接助你演講成功,但它對你打好這一仗會有更為積極的幫助。讓聽眾了解你,不僅包含有了解你的知識結構、行為方式、對事物的看法、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更重要的是了解你對這次演講的立場態度,這樣有助於彼此理解,達到演講成功。
對於他人的稱呼,似乎是件極簡單的事,但若你留心現代人的稱呼的複雜,就會明白一個適宜得體的稱呼,常會發生微妙的作用。
對男性的稱呼比較單純,一般都稱為先生。對女性的稱呼就得要兼顧身份了。一般稱已婚的女子,用丈夫的姓稱其為某太太。如果她的身份較高,則稱其為夫人較為妥當。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稱其為小姐。
稱呼一個不明底細的女子,則用"小姐"比貿然地稱她"太太"要有分寸得多,無論她是16歲或60歲,寧可讓她微笑地告訴你她是太太,也不可使她憤怒地糾正你,說她不過是一個"小姐"!
有些在社會上活動的女子,雖然已婚,但仍然不高興取其夫之姓,她仍願意別人叫她某小姐。在拜訪她之前你最好先調查清楚,以免誤事。若有人在旁介紹,則應依介紹人所用的稱呼方法,不可自作聰明,擅自更改。
"先生"兩字是最普通的,甚至能通用到去稱呼高級的軍政長官,當你覺得沒有稱呼他的職銜的必要時,或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麼職銜的時候,這是最恰當的。對服務員等人,如果你稱呼他老兄、朋友之類,你會得到更滿意的款待。有些場合,如果你適當稱呼對方的名字,也會有親切愉快的效果,這就要看你的身份與當時的情況靈活運用了。
請求別人,一定要選擇好時機。要在別人心情舒暢時,或在別人比較空閑時才適宜提出來。如在別人高度緊張工作時去打擾他,他會因感到麻煩而敷衍你。而在別人情緒不佳時,你提出請求,將更令他心煩。
求人幫忙時,一般可先適度地稱頌對方某一顯著的優點。比如,稱頌他樂於助人,稱頌他有路子、辦法多等等。真誠地稱頌,可以博得對方的好感,使他願意幫助你。同時,你還要替對方著想一下,你提出的請求將會給對方造成哪些壓力,可能存在哪些困難。這些難處,你說出來比由他本人說出來要好得多。"我知道這件事會給您添許多麻煩,但我沒有別的門路,隻能拜托您了。"這樣說,較易使對方樂於為你做事。
"謝謝"這個詞不僅是禮貌用語,也是溝通人們心靈的橋梁,若運用得恰當,則會產生無窮的魅力。為別人幫忙、辦事,多少總要耗費一些分外的精力,有時還不得不輾轉求人或托情,欠下別人一筆"人情債"。因此在道謝時,一般要用含有歉意的語言來表示不安之心,如"真對不起"、"煩您……""實在不好意思"、"讓您費心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