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緣起緣滅(1 / 2)

龍漢初劫,席卷天地,靈氣混亂,天道虛存,萬神隕落,真仙寂滅,上聖天尊以大法力平複天道,令天地規則複位,三界歸真,傳下道統,隱入天道混沌之中,非是天地大劫不再出世。

如此過了數萬億年,平靜了數萬億年,南瞻大陸東海之濱的玄冥山上傳來一聲巨響,圍繞玄冥山四方出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幻影,頓時血光滿天,千裏雨血,所有飛禽走獸死絕,一切山林草木枯萎,此山自鴻蒙初判,天地初立之時便矗立在東海之濱,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靈氣日盛,山中孕育精靈怪獸,久修得道,化作人形,在玄冥山中自在逍遙,不想今日遭逢大難,被這雨血感染,蒙蔽心智,煞氣迷心。

血雨過後,玄冥山上傳出一道不容天下人質疑的詔令,玄冥山從此之後成為閻浮教駐錫之地,並且將玄冥山方圓五百裏之內皆納入閻浮教管轄,凡三百裏之中所有城鎮皆有閻浮教所派遣的教徒駐守,三百裏之中宛如一個小王國。修真界都感到十分奇異,隻道是無知後輩久修得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在玄冥山中立了宗派,狂妄的傳了詔令好叫天下人知道,哪想這禍事才是剛剛開了一個頭。

這一派遣駐守教徒倒是不要緊,卻引出一件禍事。這三百裏之中有一劍雲山,山中有一綺羅堂,乃是龍吟閣三支脈中的一支,自初祖在此立派龍吟閣綺羅堂已經營千餘年之久,山下便是由綺羅堂建起的一座城,乃是綺羅城,閻浮教派遣教徒駐守綺羅,被綺羅堂弟子斬殺,三百教徒無一人生還。

閻浮教主一怒屠城,將綺羅堂上下弟子,以及城中百姓人等一一屠滅,一把大火將劍雲山綺羅城燒成斷壁殘垣,城中二十餘萬人隻剩十餘人逃脫魔爪。

三百裏之中所有人一聽聞此事紛紛舉家逃離,閻浮教於各個交通要道劫殺逃離之人,一經抓獲老者屠殺,青壯年拖回去做苦力,年少的孩子與女子猶如牲口般圈養起來,或飲食殺害,或肆意**,全不將治下百姓當作人來看待,隻做些禽獸不如的事情。

龍吟閣聞聽噩耗怒不可遏,旋即由餘下二脈集結三千人前來玄冥山興師問罪,卻不想三千人在半道上便被閻浮教殺的全軍覆沒。

頓時天下嘩然,紛紛指責玄冥山閻浮教乃是魔教,要覆滅人道,十大派頻頻聯係,十大派之首——天星閣,更是召開屠魔會商議如何對付閻浮教的法子。

閻浮教為備不測,在玄冥山下沿著山腳修築一道城牆,以防十大派攜手攻打玄冥山。

便在十大派商議之時,十大派各接到了閻浮教送來的信函,挑釁十大派皆是虛偽之徒,隻是裝腔作勢不敢攻打玄冥山,十大派接到信函紛紛傳出話來要約定了一起攻打玄冥山,屠滅閻浮教,以報綺羅之仇,還人道清寧。

正當十大派商量火熱,天下洶洶群情激憤之時,又傳出閻浮教主乃是得了一件至寶,因其至寶而修得無上神功,方才引得千裏雨血,禽獸絕跡。正是當時天雨血雨時出現的四方四象幻影,這幻影便是這至寶神功所顯現出來,還有鼻子有眼的說這神功便是一幅圖,這圖名叫乾坤四象陰陽圖。

一傳十,十傳百,不光是剿滅閻浮教之事成了話題,更多了幾分猜測,將十大派一些不堪的往事紛紛扒拉出來,什麼劫殺散修奪寶,仗勢欺人獨占靈脈,強占他人洞天福地等等諸如此類之事,更說此次攻打玄冥山乃是十大派為了奪取乾坤四象陰陽圖。

傳言是言之鑿鑿,不由得天下人不信,何況十大派實力此消彼長,誰都希望自己一枝獨秀,淩駕於各派之上,最不濟也要與各大派相互持衡,都不願看到哪家獨占鼇頭,一家獨大,便是如今號稱天下第一派的天星閣也不過是立派時間最是悠久,若論實力怕是與其他九派不相上下。而今出現這一幅乾坤四象陰陽圖,無論誰得到了都會打破了這個平衡,誰都想得到,卻是誰也得不到,誰得到了便會成為眾矢之的,雖然這樣說,但十大派皆是各懷心思,誰都想從中占山一點便宜,何況是個至寶呢?

十大派也紛紛為著這乾坤四象陰陽圖各懷心思,攻打閻浮教的商議拖了一天又是一天,一直商議不出一個法子,誰都不想去做領頭羊,為了就是不折損自己門派的實力,便在此事閻浮教在東海之濱逐步擴張,蠶食周邊大大小小的門派,十大派接到線報這才意識到這些消息應該是閻浮教故意放出的話,目的便是拖延十大派的行動,於是十大派掌教紛紛聚首天星閣,要一齊出手,號召天下修真同道抵禦魔族,等將魔族鏟除再來商量乾坤四象陰陽圖的事情。

本以為閻浮教宵小很是容易對付,不過是耗費些時日便可將其殲滅,卻不曾想十大派輕敵疏忽,一回東征弄的是節節敗退,十大派這才意識到閻浮教主的野心不可小覷,力抗十大派的攻擊,若真是讓他得逞了,豈不是要一統修真界,鏟滅正道?十大派這才放下門戶之見,紛紛使出看家本事這才與閻浮教互相持衡,於祁原九香山相持互戰,兩方各有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