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人不是萬物的走狗,萬物才是人的走狗(2 / 2)

11 怕喚醒自己所抱的願望和希冀,害怕苦心焦慮地去渴求它們的實現。更是不相信我們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隻看見了那些限製和阻礙。這樣錯誤的思想,這樣貧瘠的自信,導致了自己的磁性完全消失。因此,所看見的隻有前途的障礙,卻忘記了人是萬物之靈。人不是萬物的奴隸,而是它的主人。

>>>課後故事

每天下課之前,我喜歡講一個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是我從別的地方聽來的,有的是我經曆過的,不管怎麼樣,這些故事都給我巨大的影響,相信也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

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來一直在進入城鎮必經的道路上修補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輕人經過,正要進入這個城鎮,看到老鞋匠正低著頭修鞋,他問老鞋匠:“老先生,請問你是不是住在這個城裏?”老鞋匠緩緩抬起頭,看了年輕人一眼,回答說:“是的,我在這裏已經住了四十多年了。”年輕人又問:“那麼你對這個地方一定很了解。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要搬到這裏,這是一個怎樣的城鎮?”老鞋匠看著這個年輕人,反問他:“你從哪裏來,你們那兒的民情風俗如何?”年輕人回答:“我從某個地方來,我們那裏的人哪,別提了!那些人都隻會做表麵文章,表麵上好像對你很好,私底下卻無所不用其極、勾心鬥角,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對你好。在我們那裏,你必須很小心才能活得很好,所以我才不想住在那裏,想搬到你們這兒來。”老鞋匠默默地看著這個年輕人,然後回答他說:“我們這裏的人比你們那裏的更壞!”這個年輕人啞然離開。

過了一陣,又有一個年輕人來到老鞋匠麵前,也問他:“老先生,請問你是不是住在這個城鎮?”老鞋匠緩緩抬起頭,望了這個年輕人一眼,回答他:“是的,我在這裏已經住了四十多年了。”這個年輕人又問:“請問這裏的人都怎麼樣呢?”老鞋匠默默地望著他,反問:“你從哪裏來?你們那兒的民情風俗如何?”年輕人回答:“我是從某個地方來,那裏的人真的都很好,每個人都彼此關心,每個人都急公好義,不管你有什麼困難,隻要鄰居、周圍的人知道,都會很熱心地來幫助你,我實在舍不得離開,可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搬到這裏。”老鞋匠注視著這個年輕人,綻開溫暖的笑容,告訴他:“你放心,我們這裏每一個人都像你那個城鎮的人一樣,他們心裏都充滿了溫暖,也都很熱心地想要幫助別人。”

同樣的一個城鎮、同樣的一群人,這位老鞋匠卻對兩位年輕人做了不同的形容和描述。聰明的讀者一定已經知道第一位年輕人無論到世界的哪個地方,都可能碰到虛偽、冰冷的麵孔而第二位年輕人,無論到天涯海角,我想到處都會有溫暖的手、溫馨的笑容在等待他。因為,你怎麼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如何看你。

>>>重點回顧

1. 我們的生活環境、交友、和其他一切狀況,都是緣於我們心靈吸引。

2.你將來的成就,不過是照今天所設想的,詳細地執行出來的。

3.現在,正是你自已在決定你的身份、地位或者是解決要成為怎樣的一種人物的關鍵時刻。

4.我們的人生為什麼這樣的平庸、渺小、狹隘甚至困窘。唯一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一般都是那些心理上低一級、社會上下一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