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個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詳的青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卻依然一事無成,整天隻會坐在公署裏唉聲歎氣。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興高采烈地找到他:“亨利,我看到一份雜誌,上麵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拿破侖的一個私生子流落到美國,而他獨生子的特征幾乎和你一樣:個子很矮,講的是一口帶有法國口音的英語……”亨利半信半疑,但是他願意相信這是事實。在他拿起那份雜誌琢磨半天之後,他終於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侖的孫子。之後,他對自己的看法竟完全改變了。以前,他自卑自己個子矮小,而現在他欣賞自己的正是這一點:“個子矮有什麼關係!當年我爺爺就是以這個形象指揮千軍萬馬的。”過去,他總認為自己英語講不好,而今他以講一口帶有法國口音的英語而自豪。每當遇到困難時,他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在拿破侖的字典裏沒有‘難’這個字!”就這樣,憑著自己是拿破侖孫子的信念,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僅僅三年,他便成為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後來,他派人調查自己的身世,卻得到了相反的結論,然而他說:“現在,我是不是拿破侖的孫子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成功的秘訣,那就是:當我相信時,它就會發生!”
你常常會聽到別人說這樣的話:假如你相信你行,那你就行。有一句古老的拉丁諺語說:“相信你能得到它,那麼你就真的能得到它。”信念,是一種實現你的目標的促進力量。假如你生了病,你內心很想並且相信你很快會康複,這大大有益於你的康複。這是你內心的信念或基本信心物化的結果。
在這個世界上最扶不起、最無可救藥的人,就是那種一開始就說“我不行……我不要!”的人,這樣的人,在思想上有一個大謬誤,這個大謬誤就是很多人宣稱他們無法使內在的精神力量發揮效果,是因為誤用了信念的力量,由於錯誤的信念而使這種威力反向發展,不但沒有帶來成功和幸福,反而造成了挫敗和悲劇。
有一次,一個士兵掉進湖裏,岸上的人都不會遊泳,亂作一團。拿破侖過來後,命令士兵遊回來,士兵掙紮著說不行。
“我說你行你就行!”拿破侖朝士兵前麵的水麵打了幾槍,命令士兵趕快遊回來,否則就槍斃他。士兵見狀嚇得掉過頭來,並奇跡般遊回岸邊。如果不是拿破侖的命令,這個士兵也許就淹死在水中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和這個士兵一樣的時候呢?請你捫心自問,你是否多多少少誤用了內在威力,使它反過來破壞你的生活?假如有這種情形,那就是問題的根源。也許你一直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然而,你的內在就隻有這一種力量,無論你用得對或用得錯,你的思想、你的夢想都是這個力量的最終結果。
你不能隻在表麵上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做到。”而內心卻並不這麼想。那種一開始就說“我不行……我不要!”的人,他們永遠也不會獲得成功,哪怕他有多麼高深的知識,多麼精湛的技術。“不要”的力量,正是“要”的意誌力的反向。這兩種力量各有其結果,也都能為你效勞,隻是前者使你一無所獲,而後者卻能帶給你一切。
>>>重點回顧
1.一個人的主觀,可以使萬物染成色彩;一切成功的根源,就在於一個人的內心。所有的成就,都是發源於此。
2.如果你見一個青年人,並沒有比你高的資質,卻在你所認為極尋常的境遇裏麵,成就了顯著的事業,那麼這就需要你加以思考了。你應該問自己:“為什麼我做不到?”
3.我來到這世界,不是來做一個失敗人物的。
4.當你把那顆期待外來資助的心收起之後,用你的真知灼見,就能夠補救你的平凡。重新獲得你失去的力量,其實它就在你的心靈深處。
5.一般具有大勇的人物方能成大功,這就是他們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