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秘密的活學活用(2)(3 / 3)

丹尼斯:“有,以1973年大豆的一麵倒的大升市為例。即使未曾在大豆市場得到好處的炒家,對於該役的經驗亦非常深刻,輕易不會成為大豆淡友。”

記者:“即使說,經驗不足,會受到影響而傾向於大豆的好友?”

丹尼斯:“對,當你不能冷靜分析走勢,而存有偏見的時候自然不能出人頭地。”

記者:“總而言之,初入行時的失敗經驗,是成功的中途站。”

丹尼斯:“是的。”

丹尼斯的親身經驗和體會告訴我們,失敗往往比成功更可貴,隻要善於總結失敗教訓,就能吸取過去經曆中的有益因素,為自己的明天迎來成功的契機。

總結是一種能力,缺少了總結,很多東西在你生命中永遠隻是過客。因此,應認真而全麵地審視過去,定義自身,回視自己走過的路。這樣,在總結經驗教訓時,就可以把過去經曆中所有的暗示都明晰起來,從而準確地把握住現在,贏得未來。

想象力就是一切

想象力就是一切,它是生命將發生之事的預演。

——愛因斯坦

想象力是靈魂的工廠,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在這裏鑄造的。

——史蒂芬·柯維(作家、思想家、潛能研究專家)

想象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麵的能力。在創造性想象中,你運用你的想象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麵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後它成為客觀的現實。

想象力的偉大是我們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有想象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象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與進步。愛因斯坦之所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象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有了想象力。

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太想成功了,可是我又沒有辦法。”好了,這個“想”字就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為什麼有些人能心想事成,而有些人隻能想入非非呢?這就是想象力的差別。隻要你想象什麼,最終就可能得到它;如果你什麼都不想,當然什麼也不會得到。這是吸引力的基本原則。

窮人想擺脫困境,生活得更好,然後想發財、像小康人士那樣生活,最後又希望像富人那樣富有。小康人士也盼望發財致富,渴望有一擲千金的氣概。而富人則想成為全球頂尖巨富,或者能攀上政壇的高峰。當然,你也可能沒有致富之念,但你肯定有其他類似的欲望,你仍會時刻思索一個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獲得人成功?

想象力通常被稱為靈魂的創造力,它是每個人的財富,是每個人最可貴的才智,其力量是無窮的。拿破侖曾經說過:“想象力統治全世界。”一個人的想象力往往決定了他成功的概率,想象力越豐富,越可能接近成功。

福特於1863年7月生於美國密歇根州。他的父親是個農夫,覺得孩子上學根本就是一種浪費。老福特認為兒子應該留在農場做自己的幫手,而不是去念書。

自幼在農場工作,使福特很早便對機器產生興趣。他那用機器去代替人力和牲口的想象與意念,在幼年便早露端倪。

福特12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構想要製造一部“能夠在公路上行走的機器”。這個意念,深深地紮在他的腦海裏,日日夜夜索繞著他。

身邊的人都“勸導”福特,讓他放棄那“奇怪的念頭”。他們認為福特的構想是不切實際的。老福特也希望兒子做農場助手,而並不是一位機械師。

但令人驚奇的是,少年福特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人家需要三年的機械師訓練,從此,老福特的農場便少了一位助手,但美利堅共和國卻多了一位偉大的工業家。

福特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不可能”這回事。他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用蒸氣去推動他構想的機器,用了兩年多,但行不通。後來,他在雜誌上看到可以用汽油氧化之後形成燃料以代替照明煤氣,觸發了他的“創造性想象力”,此後,他全心全意投入汽油機的研究工作。

福特每一天都在夢想成功地製造一部“汽車”。他的創意被大發明家愛迪生所賞識,愛迪生邀請他當底特律愛迪生公司的工程師,讓他有機會實現他的夢想。

終於,在1892年,福特29歲時,他成功地製造了第一部汽車引擎。1896年,也就是福特33歲的時候,世界第一部摩托車便問世了。

從1908年開始,福特致力於推廣摩托車,用最低廉的價格去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今日的美國,每個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車,而底特律則一蹴而就成為美國的大工業城,成為福特的財富之都。

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後,成為了人們羨慕備至的人物。人們覺得福特是由於運氣,或者有成功的朋友,或者天才,或者他們所認為的形形色色的福特“秘訣”——這些東西使福特獲得了成功,但他們並不真正知道福特成功的原因。

史蒂芬·柯維博士說:“也許在每10萬人中,有一個懂得福特成功的真正原因,而這少數人通常又恥於談到這點,因為這個成功秘訣太簡單了。這個秘訣就是想象力。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隻要能想到就一定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