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5歲患腎癌摘除了右腎。
克洛伊首次發病是2003年11月。當時她突然出現抽筋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卻被醫生誤診為哮喘。到2004年7月時,克洛伊情況仍很糟糕。最後專家竟在克洛伊腎髒內發現了一個很大的腫瘤。隨後,她接受7個小時的手術,摘除了右腎。
第二次,6歲患肺癌“活不過1年”。
但不到一年後,2005年4月,醫生又在克洛伊肺部發現大量小腫瘤。母親德布拉稱:“醫生說克洛伊將不太可能存活1年,但她始終沒放棄希望。”2005年11月,克洛伊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並取得成功。
第三次,又患胃癌,家人徹底絕望。
但手術後僅1個月,癌症再次返回克洛伊的肺部和胃部!2006年10月,她又進行了2次手術。父親稱:“我當時不敢奢望她可能痊愈。”
勇鬥病魔,4次手術後竟徹底康複。
在4次痛苦手術後,克洛伊逐漸康複。2006年12月一次掃描顯示,她體內的癌細胞已完全消失。22日,母親德布拉高興地稱:“憑借頑強的意誌,她一次次勇敢地戰勝了病魔。”
這個頑強的小女孩一次次戰勝癌症,給自己贏來新生,創造了超出常人想象的生命奇跡,不得不令所有人為之歎服。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是一個能量的世界,隻要你相信,你就會像這個小女孩一樣完全激發自身的所有能量,並吸引更多的能量,你就能改變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不論它是情緒、心理、疾病、絕症,或其他事情。
名人鏈接——羅素
伯特蘭·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50年代因積極參加世界和平運動,反對核戰爭而獲得世界和平獎。羅素在學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長達98年的人生也向世人展示著這位哲人的健康之道。尤其是心理養生,在吸引力法則運用於健康的技巧方麵,給人以鮮明的啟示。
羅素,1872年出生於英國威爾士的一個貴族家庭,18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學,後在該學院講邏輯和數學原理,1916年重新在三一學院任教。他是亞裏士多德學會會員。1931年,他繼承第三世羅素勳爵。1949年獲榮譽勳章。1970年2月2日,羅素去世,享年98歲。
羅素保持健康的秘密主要有三條:
(1)對生活充滿興趣,永不放棄對事業的追求。
羅素認為,那些有強烈興趣愛好又參與各種適當活動的人,最容易做到頤養天年。羅素有一句這樣的名言:“三種單純而又極其強烈的感情支配著我的生活: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對愛的渴望是他對生活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求和對人類苦難的思索,則是他對事業的追求。
羅素的生活總是輕鬆的。他說:“凡是我喜歡喝的我就喝,兩眼惺忪時就去睡。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我不會刻意地根據它是否對健康有益才去做。而事實上,我喜歡做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有益於健康的。不過,上了年紀之後,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
(2)避免過多的回憶,在家庭生活上解放自己。
羅素提出,老年人應注意做到兩個“避免”,即避免過多的回憶,避免插手年輕人的事情。
不要去回憶那些悲傷的往事,那樣有損於身心健康。不管以往吉凶禍福如何,凡過去了的事就讓它過去。應當瞄準未來,設想今後應當幹些什麼事,如何圓滿去完成它。老年人不可這樣想:“我過去多麼有活力,而現在……”這種前後對比是消極的,隻能使人精神老化,故應盡量避免。
有的老年人總愛嘮叨不休地幹預兒子、媳婦乃至孫子的事,許多家庭矛盾便由此產生,結果子女不高興,老人也不愉快。羅素指出:“孩子一旦成人,即希望按照自已的意願生活,如果你仍像他們幼時那樣對他們感興趣,插手他們的每一件事,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因此,老年人應當超然一些,兒孫的事,讓兒孫自己去幹,即使他們處理不當,也隻提醒一兩句,讓他們自己去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既有利於兒孫的成長,又有利於老人自身的健康。
(3)正確看待生老病死。
有些老年人由於恐懼死亡而很壓抑。羅素說:“年輕人有這種感覺無可非議,但死亡的恐懼發生在曾經經曆過生活的甘苦、在他所從事的工作中獲得過成就的老年人身上,實在讓人感到難堪和不怎麼體麵。”
羅素認為,克服這種恐懼的最佳途徑,就是使自己的興趣愛好變得更加廣泛、更不具有個人情感色彩,直到自我的牆壁一點點坍塌為止。他說:“一個人的生命像條河流,開始是涓涓細流,而後則奔騰咆哮,翻過危岩,飛躍瀑布,河流漸漸開闊,河岸也隨之向兩邊隱去,最後水流平緩,彙入江海。每一個個體就這樣毫無痛苦地與整個自然界共存了……”所以,人們應該學會忘記過去,樂觀對待未來,這樣才會有幸福的人生、長壽的生命。
第七節財富的秘密運用
財富,是人類對經濟價值的認識和評價,是一切可以用貨幣衡量的效用和使用價值,財富的價值不是一成不變地隱藏於財富對象本身,而是隨著人類的生物性需求、社會群體性需求、意識性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