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領導者要集中精力辦大事
領導者的指責是引領,而不是事必躬親。
現代領導如何實現“隻管兩頭不管中間”的領導方法呢?著名領導和管理學家法約爾提出:領導辦事不要在工作細節上耗費精力,對於具體細節問題,應放手讓下屬去做。領導大包大攬,不僅可能處置不當,而且會耽誤對重大事情的解決。當然領導在抓大事的同時也應保持對小事的了解。麵對紛繁複雜的問題,領導應該首先找出屬於自己職責範圍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一件一件地去處理。
裏根是一位優秀的國家領導人,也是一位辦事精明的家夥。在美國,即使不支持他的人也會承認,他在任總統期間取得了顯著成就。裏根的辦事原則簡單明了,其突出特點是精於決策,善於組織人才去實施決策。
裏根認為,他的作用是為政府指明方向的,他的日常工作都交給下屬去辦,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這是裏根取得成功的要領之一。
裏根從不過問問事情細節,但在重大事情上,他注重得到據以作出正確決策的足夠信息。在每一個重要決策前,他都要求內閣秘書辦公室為其準備一份兩三頁的備忘錄,概要列出各種選擇及其利弊,並詳細說明那些內閣成員和高級助手在力主采取哪些方案,有關機關還為裏根準備了內容較詳細的文件,裏根對這些文件一一仔細閱讀並隨時召集有關人員開會,對問題進行辯論。就這樣,裏根依賴工作人員的分析,加上自己的判斷力作出決策,關鍵時刻還站出來向國會和選民發出呼籲,並提出某項計劃的戰略意見,以便求得支持。
裏根竭盡全力物色恰當的人員來輔助他。他曾對美國《幸福》雜誌記者說:“讓那些你能夠物色到的最出色的人在你身邊工作,授予他們權力,隻要你製定的政策在得到執行就不要去幹涉。”
裏根之所以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人,就在於他深諳領導辦事之要義。正如尼克鬆指出的,“領導代表未來,代表方向,而管理隻代表今天,代表過程。領導者不僅要正確決定什麼是應該幹的事,而且還要說服他人去幹這件事”。可見,領導者辦事應當管而且必須親自管的是決策和推動他人去實施決策,而不是事必躬親。
當今由於科學技術的革命,社會化大生產的高度發展,領導者麵麵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決策目標規模大、結構複雜、功能多樣、變化迅速;決策所依據的信息量大而多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即新穎性、模糊性、隨機性,要求領導者具有更敏銳的統率全局的能力,來製定出未來戰略性的決策目標,至於決策的實施,則應放手由下屬即執行人員去具體執行,因為“真正的領導者不是事必躬親,而在於他要指出路來”(美國管理學家米勒語)。而當好“指路人”的關鍵就在於集中精力辦大事,大事精明,方向才能明確。
領導者需要集中精力辦的大事是決策的製定和推動決策的實施。至於禮儀性的迎來送往、事務性的日常活動、操作性的規章程序等等,隻要不是與組織的大政方針直接相關的一切事情,對領導者而言都是“瑣事”,都應盡量避免親自處理、親自裁決,不能因瑣事而幹擾領導者對大事的全局性把握和決策。同時,為了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和取得預期效果,發布推動決策執行的指令、學習、調查和思考,也是領導者必須親躬的大事。
當然,不在工作細節上耗費精力並不是說不注意細節。作為一個領導應該事事都了解,但他又不能對什麼事都去研究、都去解決。領導不應因為關心小事而忽視了重大事情。
116、原則問題不可一味退讓
在原則問題上不退讓,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
平等互利、信守合同是阿拉伯商人與外國商人合作的原則。隨著中東石油的大發現,大量的外國商人迅速湧入阿拉伯國家,於是怎樣和外國商人友好合作就成了困繞阿拉伯商人的難題。
卡塔爾大商人達維希是阿拉伯商人的代表,他在與合作夥伴相處時表現出來的自尊和機智令人折服。盡管當時卡塔爾還十分貧困,但他從未在傲氣十足的西方商人麵前表現出奴顏婢膝的態度。他與合作夥伴平等相處,並以卓越的辦事才華征服了西方商人。
其實,盡管西方商人覺得達維希不像一般商人那樣“聽話”,但由於他在阿拉伯商界很有威望,所以有事還得請他幫忙來辦。在西方商人投資興建一座油田時,由於麵臨“水荒”差點停工,他就從巴林運來了淡水,以比石油貴的價格賣給西方石油公司。對方盡管心存不滿,也不得不“先喝水要緊”。
在原則問題上,達維希辦事從不讓步。20世紀50年代,他簡直成了政府的“石油大臣”,與西方石油公司的所有事務由他一手操辦。他曾與卡塔爾石油公司談判,要求以利潤平分取代以往不平等的石油開采銷售製度。一位卡塔爾石油公司的負責人說:“他的工作似乎就是日複一日地給我們挑刺兒,從我們身上摳錢。有一天,他忽然提出要求我們在一座港灣上建設檢疫設施。好久我們沒弄明白這是怎樣一回事,結果他拿出了雙方簽訂的合同,反映出我們必須按合同要求修建檢疫設施,並且永久性支付費用。我們自然不同意,談判進行了近一個月,我們不得不讓步,許多事就是這樣了結的。”達維希的辦事原則是始終與對方保持適度緊張狀態。他總是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精打細算,謹慎審核,絕不會讓對方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