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進與退的做人智慧與方與圓的做事哲學(1 / 2)

以退為進,這是一種大智慧。退,不是一種畏縮,不是一種妥協,恰恰相反,它是一種練達的生活態度和一個人“進”的必然選擇。此外為人處事 ,方圓並用,當圓則圓,當方則方,方圓有度,人生會更加輝煌。

進退自如真英雄

《孫子兵法·形篇》有雲:“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大概意思是說,不被敵人戰勝的,在於防守。可能戰勝敵人的,在於進攻。防守是因為自己的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善於防守的軍隊就像隱藏在深不可測的地下;善於進攻的軍隊就像來自高不可測的天上,所以能保證自己而獲得勝利。

可見,退並不是失敗和害怕的表現。古往今來的戰爭中,能夠退一步而取勝的數不勝數。人生在世,能縮方能伸,如果隻能伸,那麼不論什麼,都會有一定的限度,遲早會崩潰的。

在為人處事上。如果能退後一步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時進時退,成敗或許隻在一步之間。或攻或守,輸贏也許就在分秒之中。成功男人做人必須虛心謹慎、思前想後、瞻前顧後、如履薄冰,否則一步走錯全盤崩潰。做人更得要知足,要懂得在恰當之時功成身退。過分自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太露,勢難保長久;金玉滿堂,往往無法永遠擁有;富貴而驕奢,必定自取滅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將一切名利都拋開,這樣才合乎自然法則。因為無論名或利,在達到頂峰之後,都會走向其反麵。所以不妨放棄虛名,在欲望麵前采取退讓與放棄的態度,這才是一個智者的行為。

東晉的陶淵明是在幾上幾下之後才決定做隱士的。他出身於豪門士族,走著與此種家庭出生的人大體相同的讀書、中舉、做官的道路。他年輕時即胸懷大誌,希望能有朝一日施展才華,大濟蒼生,建立豐功偉業。但此時陶家日趨衰落,陶淵明無依無靠,遲遲得不到入仕機會,直到29歲才出任江州祭酒。盡管這個職位對初入仕者來說已不算太低,但陶淵明天生剛直耿介,向往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對官場上的種種禁忌規矩難以忍受;同僚們爾虞我詐、諂上欺下的種種醜態又讓他從內心裏感到厭惡。他覺得置身這樣的泥潭中不僅抱負無從施展,連潔身自好都很難做到。與其在是非之地周旋,不如回家躬耕田園。沒多久,陶淵明便辭官回家了。

過了幾年,桓玄反對專製朝政的司馬道子,士人紛紛歸附,陶淵明也隨之投其帳下當了幕僚,希望能幹一番事業,可桓玄是個野心家,以討逆為名招兵買馬,為篡奪帝位做準備。這使陶淵明深感失望,第二年,正逢母親去世,陶淵明便趁機辭職回鄉了。陶淵明雖然歸耕田園,但內心深處仍湧動著儒家濟世救民的思想,渴望功成名就,再找機會一試身手。

不久,東晉局勢再度變化,劉裕討伐桓玄,恢複晉室,陶淵明以為晉室由此可獲中興,便第三次出仕,做了劉裕的參軍。但他很快發現劉裕與桓玄不過是一丘之貉,便又離開劉裕,到江州刺史劉敬宣手下做參軍。

不久,陶淵明當了彭澤縣令。當年冬天,州裏派人來彭澤巡查政務,陶淵明身為縣令,當親自迎接。他本來討厭這些殃民之徒,便穿便服去應酬,一個老於世故的縣吏深知官場規矩,趕忙提醒他“當束帶見之”。陶淵明實在不願屈就迎逢,便說道:“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隨即掛冠而去。直到這時,他才對官場認識清楚,對仕途和抱負也看淡了,絕望了。

陶淵明是很聰明的,但又有些書生氣,所以總想入仕有所作為;隻是在屢次碰壁之後才認清官場的本質,抱定了不合作的超然態度,發出了“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感歎。“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對以後怎麼做總算明白了,從此過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閑生活。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