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每個菜鳥都該問自己的問題(1 / 2)

每個菜鳥在要進入還未進入到職場之前都會有一個心理的過渡期,這段時間有人會顯得煩躁不安,對未來充滿憂慮,對職場充滿恐懼,這種感覺來源於對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對職場生活的不了解。

運動前需要熱身,入職前也不例外,做足了準備的工作的你,不但會信心滿滿,作為新人菜鳥入職之後所散發出來的磁場也會不一樣哦!同事們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私底下對你的沉穩、老練暗自佩服。

我是誰?似乎是一個哲學家才會窮追不舍追問自己的問題。職場菜鳥們不管哲學,隻關注職場的生存之道,但是同樣也要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是誰?

最近一份職場調查的結果顯示56.1%的職場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滿一年,連續工作三年以上的更不到10%。有些大學生畢業之後,一年跳槽跳到三、四次也是常有的事。

畢業三年是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階段,很多人在第三年的時候加薪升職,一躍成為公司的管理骨幹,但是這些對於周秉前來說似乎還有些遙遠。

周秉前畢業於一所知名大學的環境科學專業,畢業前他很迷茫,認為自己並不適合本專業枯燥乏味的工作,於是他沒有像大多同學一樣進入氣象局工作,而是選擇了改行做其他工作。

沒有社會經驗,事前又沒有做足準備工作,周秉前在找工作的時候當然顯得競爭力不足,結果在一些好的工作機會麵前,他不是在簡曆刪選關口就被pass掉,就是雖然能夠進入麵試,卻難入麵試官的法眼,最終被淘汰出局。

幾個月後,信心已經快被打擊殆盡的他終於在一個小公司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工作前,周秉前對銷售行業是充滿幻想的,他曾經看過一些描述銷售人員呼風喚雨的職場小說就自以為自己是個專家,哪知道在實際工作中那些小技巧無異於紙上談兵,沒有絲毫的實戰價值。由於工作後銷售績效總是排在部門的倒數,他的信心大減,一來二去,他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就是自己根本不是做銷售的料,於是毅然的辭了工。

幾個月的工作經驗根本夠不成重新找工作的資本,於是周秉前的第二份工作是與前份工作完全無關的人事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周秉前又覺得人事工作太繁瑣,事務性的工作太多,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不適合自己,於是他又辭了職。

之後的兩年時間裏,周秉前又換過大大小小5份工作,繞了一大圈後,他覺得自己還是最適合做本專業的工作,也最有可能在這方麵有所成績。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進入了氣象局工作,現在他身邊的同事很多都比他年輕,他在這些人中成了一個年齡不小的菜鳥,而最讓他感到鬱悶的是自己的上司正是當年的同班同學,現在每天看老同學的臉色做事,真不是好滋味。

“假如當初我做好職業規劃,明確職業目標那麼現在我也應該做到老同學的那個位子上了,甚至比他還要優秀,麵對自己浪費的時間,真是追悔莫及啊!”周秉前每每想到自己這三年來的經曆,都會捶胸頓足的感慨一番。

工作三年仍舊是菜鳥一隻的周秉前是可悲的,但作為一隻失敗的菜鳥他的經驗是寶貴的,對於還未涉足於職場的每隻菜鳥來說都應該首先做出自我評定,設定未來的職業規劃,然後循序漸進的走下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很容易把自己推回到原點。

想一想,幾年後當你的老同學們老朋友們已經個個披著經理、總裁的外衣,開著寶馬、奔馳載著妙齡少女愜意的馳騁時,你還在為幾百塊錢斤斤計較,為無能上司的找茬而忍氣吞聲時,你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