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1 / 3)

第 15 章

“阮姐姐?”

謝靜竹見她有些發怔,輕輕叫了聲。

明瑜回過了神,哦了一聲,急忙撇去了方才的思緒。不過是個八竿子打不到一處的旁人而已,何須她多想。

明瑜一邊隨了前頭幾人下樓去,一邊命人去知會一聲江氏和謝夫人。沒一會,就見穀香過來笑道:“謝家太太叫我給兩位姑娘傳個話,說有你們哥哥護送,她就放心不跟去了,和我家太太正在興頭上呢,叫姑娘們自己小心,早去早回。謝家公子如今就在南門外的馬車邊候著呢。”

一行人被丫頭仆婦簇擁著到了南門,江氏早命人特意備了輛大馬車,裏麵茶架書格一應齊全,十分舒適,謝銘柔三個上去,同坐了位裴府裏出來的看護嬤嬤。明瑜依稀還認得這嬤嬤,姓丁,是侯府王老太君身邊的得力人,從前與自己並無多大來往。

跟去的丫頭們分坐在後麵的兩輛上。明瑜兩姐妹也自己坐了一輛,待都妥了,要隨行過去的柳大管家吆喝了一聲,駕車的揮動馬鞭,一排車子在家仆的護衛之下,緩緩朝意園駛去。

方才穀香說那謝醉橋就在南門候著,隻明瑜出來時,並未見到邊上有陌生男子,想是又避讓了去。一路之上,明瑜穩坐在馬車中,隻明珮卻有些心不在焉,不時悄悄掀開罩著的窗帷朝外東張西望。明瑜隱約猜到她大約是想看下那謝家公子什麼模樣。第三回見她扒開窗帷,又把頭湊過去的時候,重重咳嗽了一聲,明珮嚇了一跳,回頭見明瑜正皺眉盯著自己,訕訕笑了下,終於坐直身子不再張望。

兩刻鍾不到的功夫,意園便到了。大門前旁人都已被肅清,立了早安排好迎接的兩排仆婦。謝家姐妹和裴文瑩各自被扶下馬車,明瑜便帶了幾位小姐入內,到了當照壁用的那座高大假山旁時,忽聽身後隱隱傳來柳管家的說話聲,回頭遠望去,見幾十步開外的大門旁,柳管家正和一人說話。那人隻見個背影,黑發束玉帶,手牽馬韁,長身而立,披著的大黑氅正鼓滿了風,帶得袍角獵獵拂動。

不過隻一瞥之間,明瑜已猜到這少年應是謝靜竹的兄長謝醉橋了,也沒多看,回過頭拐過了假山,便往從珍館的方向過去。

此時初冬季節,入目所見並無盛夏那般濃翠,隻遠眺望去,視線比起草木繁盛之時卻要空闊不少。亭台疊著樓榭,曲廊搭通飛橋,這一步還是開得綺麗的碧紫色荷蓮菊,下一步卻見金黃落葉隨風蕭蕭;道旁園圃裏踱著毛色亮澤的仙鶴,橋底水麵下遊蕩了交頸的雪白天鵝,一路所見,別有一番意趣。

從珍館裏前後二樓,藏書百櫥,不下萬冊,分門別類一架架排設,經史子集、詩歌詞賦、天工農醫畫譜,古時流傳而下的各類珍本善本,甚至連梵文典籍也有。因了如今佛教大盛,連當今太後也潛心禮佛,因而大昭國與西域之地往來不斷,如今館裏就供了位從西域遊曆而歸的人,致力於翻譯帶回的梵經,明瑜從前還跟著學過些梵文。

謝銘柔對書典興趣不大,不過隨意走動看下而已,裴文瑩卻是流連許久,挑了不少的書,直到那丁嬤嬤過來催了,這才依依不舍地停了下來。明瑜看了眼她挑的書,很是散雜,有詩詞,也有筆記和畫譜,便叫丫頭收拾了帶走,卻被丁嬤嬤攔住了丫頭,笑道:“還是讓老奴來吧。”一邊說著,一邊已是自己動手一本本地裝進了邊上的書簍裏。裴文瑩冷著臉站一邊不動,神色間有些不滿,卻也未說什麼。

明瑜頓悟。知道靖勇侯府規矩大,雖放裴文瑩離京,身邊卻還時刻要跟著個教養嬤嬤。這丁嬤嬤想必是怕裴文瑩看不當的書,這才假托收拾的名義,自己一本本地先查看,難道裴文瑩會滿臉不快。

丁嬤嬤全看過一遍,見並無什麼不合宜的,這才都放了進去,笑道:“收拾好了,叫櫻梨提去吧。”立時便有個紫衣丫頭來拿。

裴文瑩冷笑道:“丁嬤嬤好仔細,回去了不如你一本一本念了給我聽,如此豈不是更周全。”

丁嬤嬤被諷,神色卻是如常,隻是笑道:“姑娘在外,不比家中。老太君既命老奴仔細照看姑娘,老奴自然不敢辜負,萬事求個穩妥。”

裴文瑩哼了一聲,當先朝外而去。謝銘柔和謝靜竹對望一眼,又看向了明瑜。明瑜略笑了下,一行人出了從珍館,仍是照老路出去,到了門前對著的那大假山前,丁嬤嬤朝明瑜微微打了個躬,笑道:“今日實在叨擾姑娘。幾位姑娘過來也有些時候了,這就該回了。方才出來時,老奴已經與謝家夫人提過,不回姑娘府上了,徑直叫謝公子護送回去便可,姑娘請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