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1 / 3)

第 46 章

女孩中秋到王母廟後殿院裏的老桂樹下掛香囊拜月,在江州是個老風俗了,故而阮家也不例外,江氏早早就命人預備好了馬車和隨行的人,到時護送女兒過去。待等到家宴完畢,月也已是上了柳梢頭,明瑜便與明珮和堂妹明芳一道坐輛馬車,春鳶與周媽媽等丫頭婆子坐一輛,柳向陽帶了四五個護院,出門往王母廟去了。

王母廟就在虹河的虹橋北畔,數年前正德的龍船便是停在此處觀佛燈與煙花。今夜橋頂夜穹之上高懸一輪金黃明月,遠遠望去,橋頭兩岸燈影輝煌,車馬往來不絕,隱隱便可聞喧聲笑語。

這母廟拜月不但是老風俗,且對那些大戶女孩來說,更是個難得的能正大光明出來遊玩的機會,明珮明芳一路之上,都在笑語不停。明瑜雖不像她兩個那樣興奮,隻她為這一場大水苦心籌劃了一年多,如今安然過去,心情自然也好。還特意為這拜月新做了個香囊,裏麵填了香料桂葉,也照習俗繡了一塊小羅帕一並塞裏麵,以祈福求願。

江州城裏打卦算命的人無數,從前她前思後想,最後相中這胡半仙,倒也不是沒緣由的。她曉得這人,不是因為他替人相命相得好,而是前世裏在她出嫁前一年十五歲的時候,江州城裏出了樁人人知曉的佛門官司。事主不是別人,正是這胡半仙和一個尼姑庵裏的師姑。那還是三年之前,胡半仙有日湊巧與自己棲身的破廟附近一個尼姑庵裏出來化緣的師姑認識了,二人說起來竟是同鄉同村人,自然便親近了起來。那師姑雖比胡半仙還要大好幾歲,隻胡半仙還要靠這師姑暗中接濟,自然也不計較什麼。一個是落魄潦倒,一個是塵思未斷,漸漸竟湊到了一處,做了對野鴛鴦,偷偷往來了好幾年。不想這一年,這師姑竟不小心珠胎暗結,肚子漸漸大了,被庵裏的師太發覺,追問之下,才曉得了胡半仙一事,自然容不下這等玷汙佛門的醜事,把胡半仙給扭到了知府府衙,胡半仙被收入獄中,那師姑羞憤之下也自盡而死。

前一世裏胡半仙後來的下場到底如何,明瑜自然不曉得。這一世,她隻曉得這胡半仙當時已經與那師姑暗中好上了。便是看中他這一隱秘才選中了他,意欲借他之口來代自己說話。隻是要叫人相信胡半仙,須得想方設法,先要讓他成“鐵口神斷”。一年之前,恰李家命案發了出來,一下便想到這是個叫胡半仙揚名的機會。

明瑜之所以曉得李大戶家中命案的真相,其實也不過是借了前世記憶的便利而已。前世裏那謝如春當時其實並未破案,直到第二年,因了那李府的夫人與管家起了嫌隙,夫人怕自己的把柄落在管家手上,意欲謀害於他,被管家逃過,這才狗咬狗地咬將了出來,鬧到謝如春那裏,一番審問之後,才真相大白。明瑜當時在家偶然聽江氏提起過這命案,感喟世人自作虐不可活,一直未忘,此時想到了,這才有了破廟中夜半投信的一事。這送信人不是別人,正是柳向陽。

從她十歲到如今的四年光陰裏,她還在保守著這屬於自己的秘密,連春鳶也不知道。春鳶隻知道自家這個姑娘心思比別人要重許多,有時候行事也叫她捉摸不透。但她知道她對自己好,這就夠了,她會用百倍的好和忠心來回報。至於柳向陽,他人雖看起來笨拙,這兩年年歲漸長,做事也愈發穩重。上兩回送的信,都是春鳶交給了他,他收了後,辦得妥妥當當而回,大約是口拙的緣故,既沒問為什麼,更不會去對別人提。

“姑娘,到了呢。”

馬車慢慢停了下來,明瑜聽見外麵響起春鳶的聲音。掀開窗帷看了一眼,見離王母廟大門幾十步外,早就有官府派了過來的人圍成一圈守著,隻放女子進去。似她家這般的馬車,也都被攔了下來,俱依次停靠在邊上圍出的一塊空地上。從大門看去,王母廟裏燈火通明,女子們進進出出,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