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99、浮屠(1 / 2)

什麼叫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須菩提尊者乞富不乞貧,佛陀的弟子中卻有另外一位尊者與他剛好相反,向來是乞貧不乞富。這位尊者便是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尊者認為,僧人向窮人托缽是增加他們的福田,增多他們來世的福澤,減少他們來世的窮困。富人的福多,何必再錦上添花呢。

佛陀知道這件事之後,批評了他們二人的想法。

在一次講法過程中,佛陀提出了“無相布施,無我度生”,須菩提尊者由此開悟,成為佛陀坐下解“空”第一人。

此秘境乃是須菩提坐化之地,在他坐化的時期,必然已經脫離了乞富不乞貧的階段,而且早已明白“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因此這裏兩座小像中的佛缽,應該全部托起才對。

太昊仙君伸出雙手將兩個佛缽同時托起,瞬時間高大的大日如來像下,蓮花座輕輕旋開,露出一個一人高的通道。

林寧與太昊仙君對視一眼,便一前一後邁入通道。在兩人進入之後,蓮花座又緩緩旋出,將通道口關閉。

“我們應該是最先進來的吧?”林寧望了望四周,輕聲道。

佛像背後是一座遍布奇花異草的花園,遠處可見高聳入雲的佛塔,天高雲淡,陽光普照,端的是風景如畫。

太昊仙君沉默未答言,低頭看了看腳下的磚塊。

這些磚塊每一塊都有不同的色澤和形狀,排布在一起形成了規律的幾何圖案。

太昊仙君輕笑一聲,道:“佛門就是喜歡搞這些門道。”

林寧不解,看了一眼地上的磚塊,絲毫沒看出什麼來。

“注意周遭靈氣的變化,不是用眼睛,也不是用神識,用你的心去感受。”太昊仙君指指腳下向林寧道。

林寧閉上眼睛,在呼吸中緩緩調整心神,直至整個人都平靜了下來。她試著放開五感,去感受周遭的靈氣。

剛開始什麼都沒感覺到。

過了一會,林寧突然感到一陣細微的風。

這風是貼地而行的。不,是地麵的靈氣空了,需要周遭的靈氣去填補,才形成了風。

“地麵,在吸收靈氣。”林寧的眼睛仍閉著,口中卻喃喃道。

“很好。現在嚐試著觀察靈氣的流動方向,你能看到什麼?”耳邊傳來了太昊仙君低醇的聲音。

靈氣的流動方向?

林寧放緩自己的呼吸,漸漸應和起了周圍的空氣流動。她的視界裏又出現了第一次引氣入體時看到的那些靈氣氣團。

如今她已金丹期,與剛剛引氣入體之時對修仙之道的理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林寧發現空氣的流動與靈氣的流動是不同的。空氣與靈氣,仿佛是在同一空間的不同次元運行的兩種物質。

空氣的流動很好捕捉,用五感就能明顯的感覺到。而靈氣則不會激起五感的任何反應,如果不注意的話神識也很難關注到。

林寧發現如果想用神識來監測靈氣走向,就得讓神識調節到能監測到靈氣的“頻率”,就像接收電台的電波一樣。

與第一次引氣入體時誤打誤撞不同,在太昊仙君的點撥之下,林寧如今已經找到了那個可以監測到靈氣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