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寒湘山如仙境絕世佳人居(1 / 2)

唧唧喳喳的鳥兒叫聲,加之潺潺的流水聲,似乎像是在唱著動情的歌舞,沉沉霧靄籠逶迤。

雲霧繞渺將整座寒湘山圍繞於中,看這座山似高而非高,似雄峰而非雄峰,然而卻給人一種靜謐完美無瑕的感覺。宛如進入仙境一般,那層疊的巒山由其的美,由其的幻。鳥語花香百草叢林,一直到山穀底。

在穀底有一座樓閣,兩層模樣,外觀似金黃色,像是古址卻又像是今址,新舊卻不容易辨認,隻看那樓閣不錯,寫著“格素樓”,那三個大字寫的瀟灑淋漓盡致,從字幕中便能看出主人超凡脫俗瀟瀟灑灑。

“格素樓”門前有一條直徑小路,兩旁全是花草,當真豔麗無比。小徑似乎不長,向左觀有一座橋,橋下種滿荷花,湖水上拖著綠色的大葉子幾乎將水麵遮完,駕著紅色,白色的花主,映著水光粼粼將那座橋照映的銀光十色,煞是的美……

從小徑往右觀有一條長長的走廊,建在水麵上如一條升騰活躍的長龍,彎彎曲曲般似攀岩在半空中。

走廊兩旁的柵欄大概有四五人的寬度,但這柵欄卻是銀白色的石柱,柱子的高低恰到人的腰部,好似特意為留居人而建的扶手。也不知拐了多少彎處直到湖麵的中央,建有一座亭子,可見亭子上雕刻著“闌思亭”。

敞寬的“闌思亭”下站著一位女子,隻見她的頭發隻用一條白色細繩挽在發尾,垂直至與發絲並齊於腰底。她身穿白色絲紗衫裙,褐黃色絲絛纏在腰間,更襯映她的發絲黑亮韻含。

她亭亭玉立的站在那裏,圓圓的臉麵,她麵頰潔白如玉透著一點粉嫩,更是給她增添了那脫俗不凡的氣勢。她長長寬寬的衣袖將兩手遮住輕放在腰部,微風輕輕吹拂過她長長的發絲,有幾縷發絲被風柔柔的飄起貼過她的臉龐,女子卻未覺得不妥,更未覺得微微瘙癢,仍是堅定不移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一雙如冰山一樣寒冷的雙眼皮大眼睛正在全神貫注的望著對麵的山峰,神目中含透著難懂的朦朧,便能從眼神中看出女子骨子裏流露著冰雪孤傲的癖性,如山石一般的堅固,似千年封凍的雪峰不能融化。女子的眉宛如畫柳葉極其美富,但她的兩眉之間隱約在惆悵著不安的事。

突然她似乎明白了什麼,她口如含朱丹動了動想說些什麼卻未張口,她的眉目突的舒展些許,明眸中也沒了才時那樣冷傲。

她施展輕功,輕盈的腳步踮在水麵上如蜻蜓點水沒費絲毫的力氣,她的身姿在水麵上飄動著,微風吹過她的絲紗衫裙在半空中舞動著,如仙女離凡升天一般神話。

她飛向半山腰站在突出的石岩上,這石岩上能容納九人左右,這地方是她經常與師父下棋論詩彈唱舞箏的寶方,岩洞上寫著紅色的行文字“文箏洞”。她走至古箏前坐下,露出纖纖的玉手,但見她指如削蔥根,她的手輕輕放在箏弦上溫柔的波動著琴弦,口唇輕啟未啟似的唱著,聲音甜蘊,消醉,讓人忘記身在異處,忘記萬千愁緒,達入一定境界,彈出了柔情,彈出了和靜,彈出了天下蒼生,彈出了祈禱,琴韻蓮心,韻雨如芸,萬象千山。

她從小師父授她萬事以天下為主,祈福蒼生萬安,俗話說:“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正是此理之禮。

女子的表情溫和,眼神中充滿愉樂與激動,眼睛眨眨如夜星光閃閃有神,目中有藏不盡說不出的天下感情。每當女子憂愁時,便彈這首曲子,心情頓時明朗欣喜,整個人身精神清爽。然而這箏曲卻是長久練習的功夫,也正是達入境界無止的,所謂高深之處,也可增加輕功與內力的造化之極,如果長期武練便可拯救天下蒼生,不致走火入魔,便可天下無敵。如有不當之處也可七竅流血失聰失明失啞,武功盡失,生不如死。《大悲咒》:

南摩惹納達拉雅雅,南摩阿裏雅佳納,薩嘎拉貝勒佳納。

尤哈拉佳雅,達他嘎達雅。

阿啦哈帝,桑維桑布達雅。

納摩薩嚕哇,達他嘎提唄。

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