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觀察後明白小魚的技巧是不必要將圓石滾回中心,運用巧勁控製圓石滾動,想前就前想後就後不拘一格,隻要將圓石控製在自己手裏,浴盆前進後退都在掌握之中。
小魚看見天賜明悟的神色道:“這技巧雖然前進慢,但能鍛煉輕功的輕和巧,也能鍛煉自己的耐心。”
天賜聽後十分認同的點頭。
待天賜練習的時候,小魚忽然明白了什麼,從雜草中拿出一截樹樁。
天賜練習的時候一直留意小魚,看見小魚拿出樹樁不禁道:“你怎麼連樹樁都準備好。”
小魚道:“以防萬一,所以在廚房的木柴堆裏挑了一個。”
天賜埋怨道:“剛才不是答應我不再想了嗎。”
小魚解釋道:“靈感可遇不可求,何況我在你麵前練習有兩個好處,一是我怎樣練習你都能看見,以後到你練習就不會走彎路直接按我的方法練習就行,二是能鍛煉你的一心二用,對你以後在思考上在對敵時頗有裨益。”
話畢看著浮在水麵上的樹樁漸漸陷入思考。
天賜也漸漸地按照小魚的做法控製浴盆,看見小魚沉思的樣子不禁道:“你不是也想木盤浴盆一樣也站在上麵吧。”
小魚一聽豁然明悟道:“也對,不親自試試想了也白想。”
話畢縱身一躍落在樹樁上,但下一刻卻是身體失控猛地向下一沉。
天賜見此也吃了一驚。
小魚在一瞬間麵容失色,不過下一刻咬牙堅持,腳依然踩在樹枝上,真氣仍然停留在頂門,憑借水中的浮力,小魚漸漸在水中穩住身子,身子不降反升,不過隻是上升寸許便停止。
天賜虛驚一場道:“我還以為你最近吃多了,連樹樁都承受不了。”
小魚不忿道:“要你管,至少本姑娘沒自亂陣腳,否則就沉入水底。”
天賜笑道:“你剛才思考那麼久,就想知道身體變重的你樹枝能否承受,難道你想學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不成?”
小魚道:“如果我內力和達摩祖師一樣,一葦渡江是輕而易舉的事,現在我們就是內力不夠,不足以讓樹樁承受我們的重量,所以等我們內功有所進步就能讓樹枝承受我們的重量,現在再想其它方法。”
話畢,遊上岸去剩下一截樹樁浮在水麵。
天賜道:“木盤和浴盆就像船一樣,船底越寬能承受的重量就越大,一截樹樁想承受現在的你,除非是一根長長的樹樁,或者是整棵樹直接躺在水麵上,不然別無二法。”
小魚忽然拍手道:“你說得對,真的別無二法。”
天賜聽見小魚稱讚自己不禁洋洋得意,不過看見小魚不是去砍樹,反而打撈起水麵上的一截樹樁,正想詢問突然小魚大喝一聲,赤手將一截樹樁一分為二,雙手各拿著半塊樹樁拋入水中道:“真的別無二法。”
天賜聽見小魚話中嘲諷之意不禁嘲笑道:“就算你能站上去,也不能移動,別忘了木盤和浴盆都是通過搖曳的方式來移動是一塊整體,雖然你的方法是一分為二,剛好勉強能承受你的體重,不過兩塊整體想要通過搖曳的方式移動就必須保持步伐一致,若不一致便會互相抵消原地停留,就算能保持步伐一致搖曳移動,其動作必須持之以恒不能間斷,木盤浴盆在水中移動除了我們還有其自身,木盤浴盆在我們對其施加搖曳之後它們自身也會搖曳,一是受我們施加搖曳力量的餘力影響,二是受水麵的反推之力影響,船底越大餘力就越大,反推之力也隨之增大,但現在你的船隻比你腳大一些,餘力沒有,反推之力也就微乎其微。”
小魚雙腳各站在半塊樹樁上,看著水麵已經埋沒腳背,靜靜地聽著天賜的分析忽然道:“若有二氣衝霄相助,問題就輕易解決。”
天賜不禁道:“二氣衝霄不就是一種氣功麼,將體內陰陽二氣不斷從腳底湧泉穴迫出,便生一種反衝的力量將人的身體托得飛了起來,根本不用竄跳提縱,隻要變動腳底氣流方向就可以隨意為之,一瀉千裏飛行青冥,不過這絕頂氣功和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一樣,必須保持真氣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起碼要有兩甲子的功力才能辦到,結論對於我們太遙遠了,我們這一生能達到的目標可能就是堪破生死玄關打通任督二脈,現在暫且不說以後,二氣衝霄是將陰陽二氣從腳底湧泉穴迫出,是將內力向下迫出,而現在我們必須保持內力停留在頭頂頂門處,兩者相反又如何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