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裏,果然有人開始彈劾淩郡王,口口聲聲說淩郡王包庇傅家兄弟;又有據說從秀水村裏跑出來的百姓當街怒斥淩王爺並要撞死在街頭。郭大人早有準備,對外說那百姓死了,暗地裏卻將撞破頭的百姓收押審問,誰知那背後之人手段高明,竟然問不出個什麼。
京城裏鬧得滿城風雨,就連淩郡王門下也有不少人勸說淩郡王“大義滅親”,將錯就錯除了傅家兄弟。
淩郡王一半為了義氣,一半為了賭氣,怎肯被人逼著就範?見風聲大了,幹脆跟溫延棋一說,火上澆油,又將溫家人扯上去,放出早先太子也不敢放出的“溫家人也替傅家兄弟遮掩”等話,果然這話出去了,原本的風言風語反而少了一些。
據溫延棋說這話得罪了溫太後,溫太後不管旁人,隻叫了皇後、太子來,當著太子的麵,指桑罵槐地暗中彈壓皇後,太子心知太後的矛頭對著的是他,他雖叫人用風言風語弄得滿城風雨,也明明知道溫家替傅驚鴻、傅振鵬辦了許多事,但他忌憚著太後,一直不敢叫人將溫家也扯進這渾水來。此時聽了太後的話,先一納悶,隨後了然,趕緊約束下人收斂一些。
直到六月,一道喜報傳來,全城人心振奮,才將京城人的視線從秀水村被燒殺一空的事移開眼。
提前數日,就有人早早去京外運河上占了位置,過了幾日,就見出海幾年的商隊回來,出去的時候隻帶了二十幾艘船,回來時,卻又是帶來了上百艘船,一船船金銀貨物抬下船,又有數百名高大黃頭發、紅頭發的外國船工站在船上好奇地觀望,一時間眾人都聽到風聲說出海貿易是一本萬利的事,都稱讚出海的好處,不少人家賣屋賣地,要造船跟著朝廷的商隊出海。
身為獻上《民生十要》,以及此次出海的總指揮,太子自然功不可沒,因他下了許多本錢,撇去各商戶的所得,以及繳入國庫的那一大半,此時也賺了個盆溢缽滿,更深得朝中一眾激進官員擁戴,許多看著眼紅也想出海的商戶,也將眼睛盯在太子身上。
自從上年春闈後就一直消沉慘淡的太子終於吐氣揚眉,朝堂上讚揚太子的折子數不勝數,春風得意之餘,太子請皇上並幾位王爺親自去船上看了那些貨物,又四處將得來的東西送給達官顯貴。一時間,京裏處處都是原本看著十分稀罕的舶來物,葡萄酒、玻璃杯、八音盒比比皆是。
太子這般得意,皇帝也沒閑著,料到定有是非,就趕在給出海之人論功行賞的前一日,先將傅驚鴻、傅振鵬、商略、淩郡王、溫延棋等都來,說道:“朕料到水軍征召之時,又要起一場紛爭。不知幾位有什麼主意沒有?”
商略、傅振鵬齊齊說:“臣已經準備好了,雖不能舌辯群儒,但但凡是朝臣所問的問題,臣都思慮到了。”說完,將二人準備與文武百官辯論的話呈上來,溫延棋、淩郡王也將準備好的文章送上。
皇帝略看了看,見他們二人準備的十分周全,又見傅振鵬、傅驚鴻“寵辱不驚”,不似他料想的那般抑鬱不得誌、借酒澆愁,又問傅驚鴻,“你以為呢?”
傅驚鴻道:“草民以為許多大人們不過是為辯論而辯論,他們心裏未必是那般想,不過是各自揣測著老師等幾位老大人的意思說話。不如撇開他們,將那幾位骨幹老大人單獨請來,等到論功行賞,眾人提起是否該操練水軍、修建艦隊之時,皇上您叫人擺下三個圈圈,頭一個圈,隻有米湯,是給那些不許貿易、也不要水軍的大人們站著的,第二個圈,給要貿易不要水軍的大人們,裏頭放上外國的酒,第三個圈,裏頭是給要水軍,不要貿易的大人們的,裏頭隻放上大魚大肉。這兩圈交集處,就是讚同皇上主張的地方,那邊有酒水又有珍饈佳肴,看他們往哪邊站。人一日不吃餓不死,就叫大人們在圈子裏站上一日,究竟如何,事實勝於雄辯,看他們自己怎麼選,選對了,也就想通了。”
皇帝沉默了一會子,心想就算不是事實,到時候反對他的坐在他的正對麵,誰又那膽子坐下去?笑道:“那些大魚大肉當弄得味道重一些,至於米湯裏,一粒鹽也不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