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顧五奶奶(1 / 2)

看著鏡樓暗自撇嘴的摸樣,書易眼角洋溢著歡快,找了些輕鬆的話題聊了起來,鑒於男女有別,鏡樓幾乎沒有跟書易的幕僚一同議過事,通常都是單獨跟書易一起討論。有個好處就是督軍會顯得十分神秘,讓人敬畏,不好的是自己對好些事情都不好把握,但是想到自己站在一堆老學究麵前爭論,她就覺得無力。

長平自從圍城後,有些事情需要調整,書易也打算趁現在革除一些弊端。

“匠人改籍的事情不能急於一時,若是傳揚開來,等於把長平架在火上烤。”鏡樓說道,“好些事情你應當聽劉先生的,人家畢竟還是嶽父,把劉家都押在你身上,你不能不識抬舉。”

書易點頭,若有所思,說:“還有一件事忘記告訴你,之前我們提到過的劉子麟,是宿山衛所的指揮使,他是劉家出了五服的旁支,窮困潦倒的時候是劉家本家養活了一家,當年能進朱雀營,也是劉家牽的線,這次我答應讓劉子麟派人保護臨江王,若是北沁有難,劉子麟立下軍令狀,誓死守衛北沁。”

“可是他的駐兵依舊在原地啊。”鏡樓大皺眉頭。

“差一天路程,朱雀營曾經是裝備最精良的大營,即使隻剩下五個衛,保護北沁還不在話下,北沁的州牧徐南照當年也是臨江王的人,隻要有兵馬,我們這位六哥,安全無虞。”書易分析道,其實臨江王給自己的後路還是很多,至少他身邊都是信得過的人。

鏡樓點頭,有些感慨,說:“要是蒼龍營也在便好了,我們還能向朝廷領一筆軍餉呢。”蒼龍營在元昌帝的父親,也就是同德帝時期就被扣上了造反的帽子,砍了當時的護國將軍和三個指揮使的腦袋,就算其後江令辰率大軍回了老家,動過改組蒼龍營的念頭,被當時的元昌帝駁回了,對此他的十萬大軍險些被解散,後來在安積和後邊設立了衛所,才領到了朝廷的軍餉。自此,江令辰也沒想再組蒼龍營。

現在就更不用說了,被辛傲之牢牢抓在手中的少年顯慶皇帝,能答應組建蒼龍營才怪!

“我回去將東西兩營也改組一番算了,順便將江令辰十萬兵馬也一道重組了,他那兒我安插的人不多,此次來長平救援,安積的兵馬確實日夜兼程趕路,後來還不加修整追殺人家精銳三萬,果然是狼虎之師。”鏡樓看到其中一條,有些感慨,江令辰的一位副將帶的兵,長平之圍一解,江令辰就趕去彙合,一口氣追殺人家精兵三萬,一雪被困之恥。

“現在班師回安積去了?”鏡樓問道。

書易點頭,就著東西兩營改組,又商量了許久,鏡樓是覺得按照正確的章程改為衛所製,這次被困,兩營被生生地分成兩股,險些變成不可係轉的局麵。東西兩營內隻有兩萬是在正經的軍戶,長平王對這些多有優待,比相隨的平民軍人來說好得多,除了朝廷的米糧,還有長平王府的接濟和免租等等,讓那些不是軍戶的士兵多有豔羨,一旦改為衛所製,這些不是軍戶的士兵如何安置也是一大問題。

兩人商討不過來,趕緊將齊遠方叫來一同商討。

踏進書房,齊遠方看著兩人重歸於好還唾沫橫飛地在一邊爭論著什麼,頓時有些不了解情況,流言不是說兩人勢同水火了麼?

**********************

隨著江令辰戰勝的消息傳來,長平百姓在當地千寧神的誕辰節時自發地大大慶賀了一番,遊街花車長達十裏,其中顧家出資最多,於是三天後的顧家老太君壽辰,書易不得不一出熱孝便親自帶著王妃上門拜訪客氣了一番,席中兩人稍嫌冷淡,惹得散席後顧家女眷在一邊磕嘮個不停。

顧家五奶奶生得清秀幹淨,皮膚白,又有一雙會說話似的大眼睛,一看就是個爽利人,連忙插些好話進去,招呼眾妯娌不要再多說,免得話傳進了老太君的耳朵,顧家的大姑太太,也就是老太君的嫡長孫女就嫁到了劉家,過得不好,原本閑言碎語就多,雖然隔了一個房頭,老太君聽了必定是不快的。

這位顧家的姑太太年輕時就十分得老太君喜歡,若不是顧家劉家之間官商之差,興許還能替她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