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印光大師

有一位青年脾氣非常暴躁、易怒,並且喜歡與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他。有一天他無意中遊蕩到大德寺,碰巧聽到一休禪師正在說法,聽完後發願痛改前非,就對禪師說:“師父!我以後再也不跟人打架,免得人見人煩,就算是受人唾麵,也隻會忍耐的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禪師說:“唉!何必呢,就讓唾沫自幹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麼可能?為什麼要這樣忍受?”

“這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當作蚊蟲之類停在臉上,不值得與它打架或者罵它,雖受唾沫,但並不是什麼侮辱,微笑地接受吧!”一休說。

“如果對方不是唾沫,而是用拳頭打過來時,那怎麼?”

“一樣呀!不要太在意!這隻不過一拳而已。”

青年聽了,認為一休說的太沒道理,終於忍耐不住,忽然舉起拳頭,向一休禪師的頭打去,並問:“和尚!現在怎麼樣?”禪師非常關切地說:“我的頭硬得像石頭,沒什麼感覺,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啞然,無話可說。

佛學中的一個修行訣竅是“忍辱”,它裏麵大有學問。容忍不是為了日後報仇,也不是為了能出人頭地,容忍是為了使自己在前進的路上,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和不必要的阻力,更好地使自己心無旁騖,更好地正心、修身,專心致誌去做更多、更大、更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