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珍寶裝飾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裝身體。——歐洲諺語
西漢有一個叫董賢的人,他是一個美男子,為人聰明機巧,深得皇帝的寵愛。他柔順聰明,先是太子的舍人,在建平四年,又進宮當了侍中,後來做到了大司馬。
當時的皇帝很寵愛他,甚至拜他為黃門郎、大司馬,並與他同起同座,同睡在龍榻上。他妹妹當了妃子,父親董恭做了少府,一家富貴,震動朝廷,權力和皇帝幾乎相等。有一次和皇帝一起午睡,他歪壓在皇帝的衣袖上,皇帝起床,董賢還沒有醒,為了不驚動董賢,皇帝就把衣袖割了下來。
皇帝為他在北闕下修了一座大宅,窮盡了各種技巧,還把各種珍寶賜給他,都放到大宅中。元壽元年,司隸鮑宣上書說:“董賢本來跟皇上沒有一點親戚關係,隻是憑美色和好言好語而往上爬,皇帝賞給他的太多了,竭盡了官府中的珍寶。海內的貢品,應該供養君主一人,現在卻都進了董賢家裏,這哪裏是天意和民意!”皇帝看了這樣的上書不理不睬,依然寵愛董賢。甚至有一天,皇帝在麒麟殿擺酒宴,平靜地看著董賢,笑著說:“我想要效法堯讓位給舜的方法,把皇帝讓給你,你覺得怎麼樣?”
後來,皇帝駕崩了,董賢因罪被罷了官,當天他和妻子都自殺了。新皇帝懷疑他是詐死,就打開他的棺材送到牢房檢查,驗證以後就把棺材埋到牢房裏,他的家產也被沒收了。
董賢的悲劇,就是一棵“牽牛花”的悲劇,當大樹枝葉茂盛的時候,它就依附著大樹,高高在上。然而,當有朝一日,所依賴的大樹倒了,它便遭到滅頂之災,隻會枯萎死去。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終究要獨立麵對自己的生活,如果一個人隻知道一味地依附於外界的幫助,生活在別人的蔭蔽之下,那麼他永遠也無法擺脫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依賴,這不僅不利於他今後融入社會,獨立生活,而且還會為他的成長埋下心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