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李昭雲(2 / 2)

從剛才那一箭來看,李家父子一定有箭術不凡之人,如果當時遇上的對手是李家父子,下山虎一方即使能夠取得勝利,隻怕也會損傷慘重。

劉宣見李昭雲不同凡俗,也起了結交之心,態度也更加和藹,搖了搖頭,有些落寞的說道:“在下姓劉名宣,因為官府逼迫,早已經沒了親族,自然不怕拖累,在下今日才加入下山虎的隊伍,還沒有闖出名號。”

劉宣拉緊了馬鞍,正要上馬奔去,隻見牛馬圈傳來一陣亂糟糟的聲音,劉宣仔細一聽,裏麵夾雜著一些對劉宣的喝罵,正是趕來尋仇的下山虎一行。

劉宣雖然也能騎馬,但是並不會騎馬作戰,騎馬作戰非常複雜,第一要掌握各**步,僅僅騎馬奔跑的馬步,就有常步,塊步,踮步,小走,大扒五種步態。

常步就是馬按照常日習慣步頻進行的速度。

快步指馬快於平日步頻的速度,一般來說是常步的一點五到二倍。

踮步就是指在敵人警戒區內,為了避免發出聲響,而采用的步伐,一般來說,還要在馬蹄上包上布帛,以減輕馬蹄發出的聲響。

小走,就是訓練馬在山上行走的步伐。

大扒,就是指戰馬竭盡全力拚命奔跑的一種步伐,常用於衝鋒突圍等緊急情況,大扒對地形要求較高,隻能在地形平坦,沒有怪石,灌木等障礙物的平原上使用,大扒時間也不能過長,一般也就十分鍾左右,如果跑的過快過長,很容易累死戰馬。

作為一個合格的騎兵,除了熟練掌握馬步之外,還要進行乘馬劈砍,翻越障礙,輕騎兵還要掌握騎射之法,遼東的關寧軍騎兵,由於使用非常多的火器,還需要掌握馬上射擊。

一個合格的騎兵,不隻需要訓練騎手,最難的還需要訓練戰馬,這個比訓練騎手更加困難,需要為戰馬脫敏。

所謂脫敏,就是馬怕啥給他看啥,就是訓練馬戰爭中的反應,在戰爭中,馬非常害怕火炮流矢,也害怕這種嘈雜的環境,訓練戰馬,就是要讓戰馬適應這種環境。

在古代,培養一個合格的騎兵,最少也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是古代非常昂貴的軍中,明朝地域廣大,養馬之地很多,並不是非常缺乏戰馬,軍中也有數量不少的騎兵,但是因為明末軍製敗壞,這些騎兵缺乏訓練,腐朽不堪,戰鬥力也不算很強。

劉宣上一世雖然也騎過馬,可以穩穩當當的騎在馬上,但是並不會騎馬戰鬥,況且董家這兩匹馬不知道有沒有經過戰馬訓練,眼見下山虎等人慢慢接近,劉宣隻好將馬拴好,藏身在馬的後麵。

劉宣將燧發銃的鉛彈上好,轉頭對李昭雲說道:“老人家,下山虎箭術非凡,這一夥盜賊中也有幾位勇士,你們還是好好藏在牛馬之後,以免被箭矢傷到。”

“一會兒開戰之後,我也顧不上你們,你們趁亂騎上牛馬逃命去吧,出了董家堡一路向南,也許還能有相聚之期。”

李昭雲嗬嗬一笑,招呼家人藏進牛馬圈中,將騾馬套好,配好馬鞍,將帶出的一點行李掛在騾馬之上。

李家眾人剛剛準備好,就見下山虎一行人亂哄哄的出現在牛馬圈前,借著茅屋著火的火光,下山虎張弓搭箭,一箭向劉宣射來。

這一箭勢大力沉,快若奔雷,居然越過空隙,直接向劉宣麵門射來。

劉宣聽見箭矢破空的聲音,急忙舉起藤牌,擋在麵前,擋下了這一枚冷箭,這一枚冷箭,威力極其不凡,居然穿過了兩寸厚的藤牌,隻怕能直接射穿重甲,如果射在人身上,那裏還能活命。

劉宣心中也有些害怕,如果不是早知道下山虎箭術不凡,靈機一動將藤牌舉起,隻怕早已經成為一具死屍。

劉宣一手舉著藤牌,一手隨意拿著燧發銃,向著下山虎方向開了一銃,這種燧發手槍,有效射程雖然也有五十步(75米),但是超過二十步(30米)就沒有一點準頭,下山虎等人距離劉宣也有四五十步,劉宣剛才之所以開那一槍,也是不忿下山虎暗箭偷襲,想還以顏色罷了。

本來,劉宣對這一槍也不抱希望,看也沒看結果,小心的躲在馬匹後麵安裝鉛彈,卻聽見對麵發出一陣淒厲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