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攻心(1 / 2)

楊四寶三個哨級軍官回到中軍大帳,臉上都有些不好看。對於劉宣的鳴金收兵,他們三人都有很大的火氣,認為這是糊塗的亂命。畢竟雲梯已經搭上了城牆,隻要再加一把勁兒,馬上就能登上城池。

三人中楊四寶的脾氣最不好,他憤怒的將鐵盔扔到地上,一言不發的盯著劉宣,眼中還帶著幾分失望之色。

劉宣輕輕歎了一口氣,將鐵盔撿起來,親手交到楊四寶手裏,開口說道:“四寶兄弟,我下令鳴金收兵,在你看來一定是有些婦人之仁的窩囊廢吧!”

“剛才的戰況,我也全部看見,我相信再給你們一些時間,付出一些代價,就一定能攻破城池。”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支精兵的練成是多麼不容易。這幾個月來。我付出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裏,攻打一座小小的延長縣,就要死傷多少精兵?”

“是二百?還是三百?四寶兄弟你恐怕沒有想過吧!”

“我們這支隊伍,軍紀向來嚴明,也算是義軍了吧!但是這次攻城,為何百姓抵抗如此激烈。是因為官府的蠱惑?還是百姓的害怕?。”

“百姓害怕我們打破城池,進去燒殺搶掠,禍害老百姓。隻要打消了這個顧慮,老百姓一定不會拚死守城,到時候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延長縣城。”

“我已經決定采用韓信故智,用四麵楚歌之計。”

“在我們董家堡的老營中,有不少人就住在縣城附近。他們的親族朋友有很多都居住在縣城,我決定讓騎兵隊派出一半人手,去董家堡將這些人接過來,在城下大力宣傳我們是替天行道的義軍,不是禍害百姓的流賊。”

“這樣一來,有人現身說法,又都是城中百姓的親朋好友,一定能讓百姓打消疑惑。四寶兄弟,我這個意見,你覺得如何。”

楊四寶見劉宣對自己的無禮寬容忍讓,還禮賢下士的撿起了自己的鐵盔,心中的怒氣也消了不少。再加上劉宣說的也很有道理,於是楊四寶點頭說道:“你是大夥兒的頭領,既然你做了主,大家也隻能聽從。”

“但是如果這個四麵楚歌之計不起作用,還是不要顧惜傷亡,一定要攻破延長縣。在這個寒冬臘月,大家沒有糧食,除了吃人,是萬萬不可能活下去的。”

“反正都是一死,我楊四寶寧雖然沒讀過聖賢書,但是也知道微言大義,我寧可死在戰陣之上,也不會以活人為食。”

劉宣顯然很認同楊四寶的話,點了點頭說道:“四寶兄弟但且放心,如果這個四麵楚歌之計不起作用,我劉宣將親自充當死卒,率先登城,以告慰死在城下的士卒。”

“這次回董家堡接人,就以四寶兄弟為主,騎兵哨馬武隊充當護衛。如今兵荒馬亂,盜匪遍地,這一路上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有任何大意,免得吃虧。”

楊四寶帶著馬武一隊騎兵,快馬加鞭趕回董家堡,經過李昭雲麾下的書記官葉謬之統計清點,符合劉宣要求的人手共有三百六十餘人。

這些人中,除了歲數很大的老弱,還有裹小腳的婦女,能趕路的還不足三百人,隻有二百六十餘人。

在李昭雲的安排下,這二百六十人,幾乎帶上了老營中所有的棉衣。再加上加上一多半的書記官,楊四寶來董家堡時麾下隻有三十人,而回縣城的人手卻超過三百。

在一路之上,靠著這隊騎兵的威懾。楊四寶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在第二天黃昏,終於趕到了劉宣大營。

劉宣軍中的糧草本來就不多,出來的時候隻攜帶了五天糧草,現在已經過了三天,糧草已經所剩無幾。如今再加上多出來的三百張嘴,隻怕再過上一兩日,劉宣的兩千大軍就會餓肚子了。

第二日劉宣軍中五更起火,日出時就吃了飯。這一次劉宣難得大方了一回,讓全軍士卒吃了一頓飽飯,等吃罷早飯,劉宣幾乎全軍拔營而出。

在劉宣派兵保護之下,董家堡的二百六十位老弱,大聲呼喊著自己的親族朋友,宣傳劉宣的種種義舉,讓大家不要抵抗劉宣的義兵。

這些二百六十位老弱,都是延長縣城附近的百姓。他們的親族好友,有不少都在縣城之內,如今他們這一呼喊,頓時讓城頭上議論紛紛。

城頭上的兵丁頃刻間亂成一團,這些壯丁紛紛交頭接耳,還算旺盛士氣也大大的受挫了不少。

一個中年壯丁指了指城下的百姓,對自己的同伴說道:“城下戴皮帽子的那個老人,是我的五叔,居住在城外十裏店,三個月前已經沒有了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