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一章善後(1 / 2)

劉宣攻破延安府之後,馬上派遣軍隊占領了縣衙、府庫城門等各處要地,封鎖了延安附近的要道,收繳了官軍俘虜的兵器,派兵將這些俘虜關押在城關營寨中。

延安作為延綏地區人口最多的城池,是延綏地區數一數二的根本重地,僅僅膚施縣內的人口已經差不多有萬戶,壯丁超過了萬人。城中的官紳更是足有幾百戶,以劉宣抄家發財的本領,攻破一個延安,隻怕又能大大的擴軍。

劉宣攻破延安後,並沒有讓所有的軍隊入城,反而在城外城關營寨中駐紮了不少軍隊。他之所以這樣做,一來可以看押俘虜,二來也可以減少軍隊士卒擾民。

偌大的延安城,城內僅僅駐紮著劉宣的親兵三百人,李旭升騎兵營五百人,張虎成第二營七百餘人,加上傷員、工匠、中軍後勤等閑雜人員,加起來也隻有不到兩千人。

攻破延安城後,這一回劉宣大大的發了一筆橫財,僅僅最重要的鐵甲,就繳獲了超過八百領。其中包括劉勇麾下騎兵鐵甲三百,棉甲一百,張芳麾下棉甲、齊腰甲、鎖子甲等各種鐵甲三百五十多領,另外的雜軍,也繳獲了鐵甲百餘領。

張芳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鐵甲,也是因為張應昌特殊的安排,張應昌兵敗之後,已經知道朝廷必定會追究,所以他將所有的鎧甲全部調撥入張芳麾下,然後發動自己背後的各種關係,盡全力保住了張芳,為自己留下了退路,正因為這個原因,張芳麾下的裝備才會如此奢侈。

而張芳本人善於鑽營,不善於帶兵打仗,這一次更是將張應昌的家底徹底敗幹淨,就連他自己,也是兵敗身死留下罵名。

多出了八百領鐵甲,劉宣麾下的甲兵數量馬上多了一倍,實力也立刻大增。

聽聞劉宣繳獲了不少鎧甲,各營的營官哨長紛紛趕來,爭先恐後的示好掌管後勤的李昭雲,想要多分一些鎧甲。

這一次繳獲的鎧甲數量極大,李昭雲也不敢做主,隻能讓劉宣自己拿主意。手中發了一大筆橫財,劉宣也難得大方了一回,他調撥了上百領甲胄進入自己的親兵哨,將這個三百多人的大編製親兵哨組成了一支鐵甲軍。

然後他將繳獲自劉勇的三百領鐵甲全部撥入騎兵營,用來獎勵立下首功的李旭升。

剩下的鐵甲,被劉宣分散到各支步兵營,總的來說,因為張虎成第二營損傷慘重,這一次稍微多分了一些,第二營的鐵甲,本來數量就多,這一次分下來,鐵甲兵的數量也超過了三百人。

城內俘虜的官兵超過了兩千多人,剩下的一部分應該見機不秒,換上衣服躲入百姓之中。這些俘虜的官兵,除了劉勇的家丁族人外,剩下的士卒也都是張應昌選拔的精銳,也算是能戰的九邊精兵。對於這些精銳邊軍,劉宣也想一次性招降,有了這些邊軍加入,劉宣軍中的戰鬥力也肯定會提升不少。

現在劉宣的軍中,有過從軍經曆的士卒就有不少,僅僅營官一級,就有白旺,張虎成,楊四寶三人,就連以前的騎兵營營官石勇,也是出身於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