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來到延安城已經十幾天,除了剛來的那天見過劉宣一麵後,就一直待在延安城。
這一次張獻忠再次充當信使,除了代替王嘉胤向劉宣表明結盟之意外,還有在家鄉拉起隊伍的打算。
張獻忠因為作戰驍勇、每戰為先,黃虎的稱號在王嘉胤軍中已經威名卓著,最近一段時間以被王嘉胤準許獨立為營。在王嘉胤軍中,各營的兵丁都是兵為將有,哪怕紫金梁高迎祥這種老人,也僅僅是一營統領。
王嘉胤雖然準許張獻忠獨立為營,也願意為他提供一些兵器糧草,但是最主要的兵員人口,還是需要他自己想辦法。
張獻忠軍戶出身,家在延安府膚施縣柳樹澗,早年曾經在邊地當兵,也算是邊軍中有名的勇士。後來還在延安府當過捕快,與延安附近的豪強盜匪頗為熟識。
因為張獻忠驍勇善戰、義氣為先,所以哪怕出身低微、家無餘財,但是在家鄉附近卻威望極高,不少遊俠勇士都願意結交黃虎,為他賣命。
張獻忠本來打算在延安膚施縣柳樹澗、吳家寨,劉家窯等十八寨率領饑民起兵造反,但是現在延安府已經成為劉宣的地盤,張獻忠擔心劉宣心中不滿,才決定留下來探一探劉宣的口風。
以陝北綠林道的規矩,他這種行為已經算是踩過界了。如果沒有劉宣的同意他就私自行動,在膚施縣拉隊伍起兵,那就算是大大的得罪了劉宣,畢竟劉宣攻破了延安後馬上派兵占領了附近的各大縣城,其中李旭中的第三營就駐紮在膚施縣城。
張獻忠在延安等了十幾天時間,這十幾天他表現的非常有耐心,僅僅聯絡家鄉的故舊,並沒有在延安府地界惹出什麼麻煩。
張獻忠空閑時每日在城中溜達,還非常喜歡與劉宣麾下的小兵交談,從這些小兵的口中,他知道一個名叫李自成的幸運兒這一次一步登天,當上了劉宣麾下的第八營營官。
張獻忠上一次在延長縣覲見劉宣時,劉宣麾下也僅有主力三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如今快有半年沒見,劉宣麾下的步兵營已經足有八個,騎兵馬隊的規模也翻了四番,達到了一千兩百餘人。
劉宣的實力不僅表現在兵力增多,就連武備鎧甲,也整齊精良了許多。他麾下身披鐵甲的精兵,數量上已經快有兩千,這種實力,已經不下於延綏鎮總兵吳誌勉了。
李自成逆天的好運氣,無疑讓曆史上的好基友張獻忠羨慕嫉妒。他張獻忠崇禎元年投奔了王嘉胤,每戰奮勇效死,從不惜力,用身上無數的傷疤才換取了獨領一軍的資格。沒想到這個運氣逆天的李自成,隻是剛剛投奔劉宣,就獲得了劉宣的看中,壓下軍中的反對意見,讓他擔任了高高在上的營官。
張獻忠現在實力弱小,在陝北義軍中也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的野心也沒有多大,隻是被生活所迫,起兵造反報複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士紳罷了。
從他接觸過的劉宣王嘉胤兩股最大的義軍,張獻忠也更看好劉宣的發展,畢竟劉宣善於練兵,下麵的規矩紀律很嚴,有些像成大事的英雄。而王嘉胤雖然用人五湖四海,善於接納各支義軍中的英雄豪傑,但是卻疏於軍紀,下麵的各營也良莠不齊,遠不如劉宣麾下規矩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