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電影《購物狂》,想必你對張柏芝扮演的那個一買便停不下來的衝動型“購物狂”還有印象吧?其實,生活中的張柏芝就是一個“購物狂”,最高記錄曾經花費十多萬買一件皮衣,單是一條手機掛繩都兩千多元。她的物品包括數百件名牌服裝、手袋、鞋子、化妝品,還有座椅和燈飾。
如果現實中,你有柏芝小姐這樣的經濟實力,礙於情麵,我們就不便說啥了。如果你剛好是個“月光女神”,恐怕就有點讓人暈了。
隻有女人最了解女人,我就是從購物狂走過來的,我深知月光女神的心酸與無奈,和男人不一樣,女人是情緒化動物,多少都有戀物癖,再加之消費本身就是個黑洞,容易上癮。於是就造就了購物狂女人。
購物盡興,既為女人所喜,也的確承載著解悶、發泄、炫耀和賭氣這些女人專屬的情緒功能。所以說,瘋狂執著的購物,會帶來一時的幸福感。但購物也敗家,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城市要使女人抓狂,必先使其充滿欲望。
但在血氣翻湧的血拚戰鬥中,依然有無數女人甘願讓錢包和心靈成反比例地飽和幹癟,情緒如過山車般驟升驟降……
其實購物狂的日子並不好過,守著一堆一時興起狀態下順手拈來的東西,還沒到家,就激情不在,反而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接下來是無盡的悔恨。很多購物狂自己也很想從中擺脫,隻是找不到一種有效的方式。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購物狂的心理狀態。
女人之所以欲罷不能,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第一,對於美好事物的向往。張愛玲說戀愛中的女人可以低到塵埃裏,女人,一輩子都在和與美有關的飾物談戀愛,買下喜歡的東西也就是將美好的事物據為己有,暴露出內心對美好體驗的匱乏。大腦愉悅激素應女人的貪婪在不斷釋放。第二,血拚時的暢快。購物時,將金錢這種具有心理價值的東西狠狠地拋灑出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憤怒的表達,是一種對高壓采取的對周圍環境不造成危害的自我虐待行為。這暴露出了當事人存在著某些自己有可能沒有意識到的現實壓力,以及其心理調節形式的單一。
如今,正因為購物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強有力的宣泄渠道,再加上女性不容易受長遠目標影響,而易受近期誘惑所左右的心理特點。於是,購物屢戒不止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何矯正這種不良行為從而走出購物狂的深淵呢?以下招數據說很有實效哦。
1、叫上"三"個好友:我們逛街時,往往看到一時心動的東西,就想立刻買下來,這時候如果是有三個好友一起,各人的眼光不盡相同,看法也就不一樣,三言兩語,也許你看中的並不適合你,隻是一時被迷惑了而已,這時閨中好友的意見對你來說就致關重要了。
2、貨比"三"家:看到中意的,不要急於立即付款,而是要貨比三家,看看別的商場有沒有同樣的款式,價格又是如何·就算是沒有同款,難保你不會看中了別的更適合自己的,物美價廉,也不一定哦!
3、盡量說出"三"個不買的理由:看中了商品後,多問自己一定是非買不可麼·那麼,找出三個不買的理由吧,也許有了這三個理由,你的欲望一下子跌到了低穀呢。
4、交款之前,給自已"三"分鍾的思考時間。也許正是這三分鍾,你打消了原來的主意,還是覺得鈔票在自己的皮夾裏躺著,數字在你的卡上顯著,你心裏才會舒坦。
如果你是個時尚的女子,你就喜歡大手大腳花錢的時尚,那好,我來告訴你,大手大腳的消費方式已經OUT了,2009年最新的時尚熱詞是——不景氣時尚達人。
所謂“不景氣時尚達人”,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不願追隨失去理性的消費浪潮;也絕不是不舍得花錢,而是比從前更明白該怎樣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這實際上就是儉生活的一種。如果你追逐風尚,不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努力,做個低成本生活,但依舊時尚快樂的“儉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