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年平均風速達到6~9米/秒,內陸地區如內蒙古北部、甘肅、新疆北部以及鬆花江下遊也
屬於風資源豐富區,在這些地區均有很好的開發利用條件。這幾年我國的交通條件得到極
大的改善,電網覆蓋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風資源豐富地區已置於電網覆蓋之下,也為
我們建設大型風電場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
三、讓人們了解和認識風電是推進風電發展的重要工作
發展風電,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認識包括兩方麵內容。
一個是對其重要意義的認識,應當認識到發展新能源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電
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電力的發展不能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當前風電等
新能源發電剛剛起步,和其他發電手段相比,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很小,但它是未來能源,
發展潛力巨大,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
係。
再一個認識問題來自技術和經濟方麵,比如,認為“風電形不成規模”,“風電成本太高”
,“風電電量不穩定”等。由於風電是一種新的發電方式,許多人還不了解,提出這些問題
是很自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答複這些問題,讓更多的人了解風電,認識風電。
中國的風能資源
據國家氣象局估算,全國風能密度為100瓦/平方米,風能資源總儲量約16×105兆瓦。
有關專家根據全國有效風能密度、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以及大於等於3米/秒和6米/
米風速的全年累積小時數,將我國風能資源劃分為如下幾個區域。
1東南沿海及其島嶼,為我國最大風能資源區
這一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大於、等於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線平行於海岸線,沿海島嶼的風
能密度在300米/平方米以上,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達80%~90%,大於、等於8米/秒
的風速全年出現時間7 000~8 000小時,大於、等於6米/秒的風速也有4 000小時左右。
2內蒙古和甘肅北部,為我國次大風能資源區。
這一地區,終年在西風帶控製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氣入侵首當其衝的地方,風能密度為
200~300瓦/千米,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為70%左右,大於、等於3米/秒的風速全年
有5 000小時以上,大於、等於6米/秒的風速在2 000小時以上,從北向南逐漸減少,但不
像東南沿海梯度那麼大。這一地區的風能密度,雖較東南沿海為小,但其分布範圍較廣,是
我國連成一片的最大風能資源區。
3黑龍江和吉林東部以及遼東半島沿海,風能也較大。
風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大於、等於3米/秒和6米/秒的風速全年累積時數分別為5
000~7 000小時和3 000小時。
4青藏高原、三北地區的北部和沿海,為風能較大區
這個地區,風能密度在150~200瓦/平方米之間,大於、等於3米/秒的風速全年累積為4 0
00~5 000小時,大於、等於6米/秒風速全年累積為3 000小時以上。所以,如果僅按大於
、等於3米/秒和大於、等於6米/秒的風速的出現小時數計算,青藏高原應屬於最大區
,而實際上這裏的風能卻遠較東南沿海島嶼為小。
從三北北部到沿海,幾乎連成一片。大陸上的風能可利用區,也基本上同這一地區的界限相
一致。
5雲貴川,甘肅、陝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廣東、廣西的山區,以及塔裏木盆
地,為我國最小風能區
有效風能密度在50瓦/平方米以下,可利用的風力僅有20%左右,大於、等於3米/秒的風速
全年累積時數在2 000小時以下,大於、等於6米/秒的風速在150小時以下。所以,這一地
區除高山頂和峽穀等特殊地形外,風能潛力很低,無利用價值。
6在4和5地區以外的廣大地區,為風能季節利用區
有的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這一地區,風能密度在50~100瓦
/平方米之間,可利用風力為30%~40%,大於、等於3米/秒的風速全年累積在2 000~4
000小時,大於、等於6米/秒的風速在1 000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