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初見仍是少年時(2 / 3)

五奇周瑜,她倒是與之交情頗深,因為她的好姐妹橋婉兒,也即是江東二橋中的小橋是他的妻子,所以,曾與他論天下大事,覺得他見解頗妙,琴亦是奏的極好,江東曾傳有“曲有誤,周郎顧”一說。

六奇龐統,聽說容貌極醜,才學卻很好,現在就住在南陽郡中,隻是她並未見過。

七奇諸葛亮,這人小時候曾與其父到過她家,可惜她當時並未有什麼印象,聽黃承彥說似乎是訂下了什麼婚約,不過,南陽郡裏的女子卻都是極願做他的妻子,因為此人隱居山野,所以夜因並未見過。

八奇麼,未知。這倒是讓夜因大感好奇,聽說八奇的身份顯貴,才學可稱當時之最,隻是隱居山林市井中,除七奇外未有人識。

夜因掌握了這些消息,自是覺得此行並不算是極差,便應允了墨夷白。

翌日,墨夷白上門,二人一起去了水鏡莊。

莊門口,水鏡先生一早便遣了小童來候,見二人忙引路至莊內。今日,墨夷白一身黑衣袍袖翩翩,別有風雅,而夜因卻是一襲白衣,輕紗覆麵,二人一樣的清冷氣質,又一同出行,以夜因師兄夜元殤的話說,他倆在一起,簡直就是在製造冬天。如今,引路的小童亦是覺得,後背上冰涼一片,忙快步引到堂前,通報一聲便匆匆站在水鏡先生身邊。

夜因原本以為水鏡先生是像他師父一樣的俊雅,沒料到掀簾而出的,卻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夜因微施一禮,墨夷白交代她說水鏡八奇在後院論道,他與水鏡先生有要事商談,夜因自可先去後院。

於是,夜因便閑閑的踱著步子走進後院,後院果真聚著八人,不,是九人,如果將長亭中的小童也算上的話。

夜因環視一周,大致辨認出了每一個人,隻是他們正談的興起,夜因也不願往上湊,就進了長亭之中。

她見那男孩兒一臉落寞,就走上前去。

男孩兒抬頭,看見是一位白衣女子走近,頭上的麵紗垂下,透著一股神秘。好奇地端詳了一會才道:“我叫曹??????蕭陌,姐姐你叫什麼?”

夜因見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聲音一下子柔和起來,道:“我叫夜因,字子離,你可以叫我阿離姐姐。”

男孩甜甜的應了一聲,夜因卻想起自己十歲那時候的中秋節,那是她第一次殺人,那一夜她一夜未眠。她是冷情,可這冷情卻並非天生,當她想起別人家的孩子此時正依偎在母親懷裏撒嬌的時候,心中便會想起她的身份,無由的悲哀。令她咬緊牙關度過這些歲月的,也是心中信念的支持,正因如此,她如今才會麻木了吧。

回神卻是聽見男孩兒正在叫她姐姐,他驚喜的望著亭下的蓮花池裏,一尾錦鯉遊動而來。夜因見他用手抓了幾次皆未成功,正斜斜倚著欄杆打算睡一會兒時,卻恰巧聽見男孩兒驚叫一聲,雙腳已離開地麵,正向著池中墜去。未及多想,袖中的白色飄帶已快速飛出,一纏一拉,男孩兒穩穩的落在地上,長長籲出口氣後,夜因慢慢收回了飄帶。

此時,這邊的動靜也引來了亭外八人。事實上,在那一聲慘叫後,八人便匆匆望向這邊,正巧看見夜因救人的一幕,趕來時男孩兒已平安救出。

郭嘉最先趕來,見孩子無事才鬆了口氣。這孩子不是別人,正是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硬是纏著他帶他來水鏡莊玩,他開始並不願,就怕出了什麼事,曹操卻當時便允了,說多讓他長長見識也好,於是,一路小心翼翼的到了這裏。這次回來水鏡莊,聽說是師父的友人攜弟子前來,因這友人是當時傳言學術最高的清溟仙者,所以八人才匆匆趕回。

一番安撫過後,再抬眼看救人的女子,發現她仍清清冷冷的立在一邊,忙上前致謝。女子微微頷首,似是應答。

“姑娘緣何來此?”郭嘉上前一步問道,他隻覺得這人的身影很是熟悉。

“同師來此地問道。”夜因淡淡應著。

“不知姑娘師從何人?”郭嘉再問。

“清溟仙者墨夷白。”再次言簡意賅的回答。

眾人這才知清溟仙者已到此地,大約在堂中和水鏡先生暢談。激動的談論著,夜因卻默默退開,突然聽見身後一陣清朗之聲傳來:“姑娘姓甚名誰,可告知在下否?”

夜因轉過身,清冷的眸子恰好撞進一雙澄澈的眸中,微微有些訝異的抬頭,透過麵紗看去,是一位同樣一身白衣的男子,臉上帶著柔柔的微笑,恰如四月的暖陽,一下子映入人的心裏。他的樣貌不隻俊秀,還帶著淡淡英氣,似乎采眾貌之所長而長成,原本以為,長成郭嘉的模樣已是老天偏心,可如今看來,這男子更像是人與神的結合,天性出塵,卻恰恰不失對人世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