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秀才年近七十喜得子,就取名“年紀”。第二年又生一個,看模樣像個讀書人,就取名叫“學問”。第三年又生了老三,秀才說:“這把年紀還生兒子,真是笑話。”就取名“笑話”。
三個兒子長大了,一天他們上山打柴。打柴回來後,老秀才問妻子:“哪個孩子打的柴多?”
答道:“年紀有了一把,學問一點沒有,笑話倒有一擔。”
放活脫些父親教兒子道:“凡與人說話得放活脫些,不能一句說死。”
兒子問什麼叫活脫,這時正巧鄰居來借東西。父親就說:“譬如鄰居來借東西,你就不可說都有或都無,隻說有的在家裏,也有的不在家裏,這樣就活脫了。凡事都可照此類推。”
兒子記住了。沒過幾天,有位客人來拜訪,問:“令尊大人在家嗎?”
他兒子答道:“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娘的眼睛有個婦人偷了鄰居的一隻羊,把它藏在床底下,關照兒子不要說出去。鄰人沿街罵了起來,她兒子趕緊說:“我娘沒偷羊。”
這婦人怕兒子露餡,連忙斜著眼睛看他,暗示不要亂講。
他兒子指著母親對鄰人說:“你看我娘的那隻眼睛,活像床底下那隻羊眼。”
啞巴開口有個要飯的,假裝啞巴,在街上要錢。一次,他拿著兩文錢,買酒喝完後說:“再添些酒給我。”
酒店主很吃驚,說:“你怎麼會說話了?”
要飯的說:“平日沒有錢,叫我如何說得話?今天有了兩個錢,自然會說了。”
不肯下剪有人請裁縫到家裏做衣服,布打開後,裁縫看了半天,仍不肯下剪。主人問他為什麼不裁剪。裁縫說:“這塊布我若下剪,有了我的,就沒有你的,若有了你的,就沒有我的,如何是好?”
主婆“善心”
一個女仆受盡了主婆的虐待。一天,她麵向西風張大嘴,又吸又咽,主婆好奇地問在幹什麼,女仆說:“我肚子常常饑餓,現在學喝西風法,如果學會了,就可不吃飯盡給你幹活了。”
主婆大喜,說:“你一定要用心學,我已經存了許多樹葉,今天就用線聯成衣服讓你穿上。你隻喝西風不吃我的飯,再不給件新衣你穿,那別人會說老婆子沒有良心的!”
來生變父某財主把欠債人召來,吩咐說:“你們誰如果還不起債可對我發誓,說清來生如何還,我就把借據燒掉,免還了。”欠少的人說:“我願來生變馬,給主人騎坐,以還宿債。”
財主點頭,把借據燒了。
欠債稍多的人說:“我願來生變牛。”主人也點頭了。欠債最多的人說:“我願來生變你父親。”財主聽了大怒,這人連忙解釋說:“我欠的債太多,不是變牛變馬所能還清的,所以我情願變你的父親,做大官,發大財,留萬貫家財給你享用,這樣不就可以還你債了麼?”
心在肩上有個拳師教授徒弟說:“打拳時,千萬不要打在人家的肩上,若誤打一拳,非把人打死不可。”
徒弟問:“為什麼這麼厲害?”
拳師說:“當初,人心是長在胸部的,雖然有些偏,不過隻偏一點點,現在人心不正,都把它放在肩頭上,若一拳打著心,還不把他打死嗎?”
不必再擺有個敗家子,因好放生,感動了龍王。龍王派夜叉送他一文寶錢,名叫“擺海幹”,隻要在海中一擺,就海幹金銀露。
這人得了寶錢,便天天去擺,不久就富起來了。
後來一天,這寶錢丟了,敗家子無奈,隻好天天用手指在海水中擺來擺去,夜叉見了對他說:“你錢都沒了,還在這裏擺什麼?”
居鼠輩下鼠與蜂要結拜為兄弟,請秀才來主盟,秀才不得已去了,排列為第三。
有人問秀才道:“你有才有德,為何要屈居鼠輩之下?”
秀才回答道,“他兩個一個會鑽一個會刺,我隻得讓他們些罷了!”
兒子巧辯從前,有父子倆分居兩處。兒子很富裕,父親卻衰老多病隻得行乞。
一次,討飯走過兒子家門,有人指著他問兒子道:“這不是你的父親嗎?你為什麼不管他?”
兒子答辯說:“我是他生的沒錯。可我現在不要他的飯吃就夠了,難道他自己的飯還要我給他吃麼?”
蚊肝卡喉有甲乙兩人,偶然相遇,臉上都帶著怒容。乙問甲道:
“請問老兄,你臉色這麼難看,是不是在跟誰生氣?”
甲說:“我剛才家中靜坐,聽見西天有個老和尚在念經。我嫌他吵鬧,喝令他不要念了。那和尚哪肯理我。一惱怒,我隨手撿起一座須彌山,使勁向老和尚打去,誰知那老和尚在大山墜下時,隻眨了眨眼,用手揉了揉說:‘從哪裏飄來的沙灰,差點迷了我的眼。’說完仍去念經。我對他實在無法,你說氣不氣。”
說完又問乙說:“我看你也像在生氣,到底是為了什麼?”
乙說:“昨日有客人來家,我沒有好東西招待他,就抓了一隻蚊子,開膛破肚,取出蚊子的心肝,用刀細細切了120塊,煮熟後待客。誰知那客人吃了蚊肝,卡在喉嚨裏,不上不下,說我把肝切大了,直埋怨我。現在還躺在我家裏,哼個不停,你說可氣不可氣?”
甲說:“哪有這麼小的喉嚨?”
乙說:“既然你有聽西天的遠耳朵,容納須彌山的大眼睛,難道就不許我有這種噎蚊子心肝的小喉嚨嗎?”
臨死要錢父親被老虎叼走,危險萬分。兒子慌忙拿刀追上去,父親大喊道:“兒呀!隻能砍老虎的腳,不能砍壞它身上的皮。
否則,就賣不了大價錢啦!”
京城拳頭才從京城回來的兒子,說京城裏樣樣好。晚上,月亮皎潔,兒子便說:“這有啥好?京城的月亮比它好多哩!”
父親生氣地說:“月亮隻有一個,有啥好醜?”說著,就朝兒子一拳打過去。
兒子一邊哭,一邊說:“誰希罕你的拳頭,京城的拳頭要比你這個有力得多哩!”
潤肺心疼主人宴請,有個客人把滿滿一盤核桃吃得見了底。主人忍不住說:“你怎麼隻吃核桃?”
客人答道:“多吃它可以潤肺。”
主人皺著眉頭說:“你隻管自己潤肺,卻不管我心疼。”
沒人磨墨一個富家之子去考試,父親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績很好,滿以為一定能錄取了,不料榜上竟沒有兒子的名字。父親趕去找縣官評理。縣官調來卷查看,隻見上麵淡淡一層灰霧,卻看不到有什麼字。
父親一回家便責罵道:“你的考卷怎麼寫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兒子哭道:“考場上沒人替我磨墨,我隻得用筆在硯上蘸著水寫呀。”
老太念佛有個老太,手裏拿著數珠,一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大叫:“二漢、二漢,鍋上螞蟻太多,我討厭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們燒死。”然後又念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著又叫道:“二漢、二漢,你代我把鍋底下的火灰扒掉些,簸箕不要用自己家裏的,因為要燒壞的,隻問鄰居家借簸箕得了。切記,切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從不吃素和尚到人家作客。主人見他是出家人,便問道:“師父,您喝酒嗎?”
和尚笑笑道:“酒倒喝一點,隻是從不吃素。”
除糊塗蟲有個人向縣衙告狀道:“小人明天丟失鋤頭一把,請老爺查究。”
縣官問:“你這奴才!明天丟失鋤頭,為啥昨天不來報案?”
在旁邊的小吏聽到後,不覺失笑。縣官馬上斷案道:“偷鋤頭的一定是你!你到底偷去幹什麼?”
小吏答道:“我要鋤除那糊塗蟲。”
老翁憂愁有個老人富貴雙全,子孫滿堂。在過百歲生日的時候,祝壽的客人擠滿了家門,老翁卻很不快樂。
大家問他:“您這麼有福氣,還有什麼憂愁啊?”
老人答:“我什麼都不愁,隻是擔心我過200歲生日時,來祝賀的人要增加幾百幾千,教我怎麼能一一記得呢?”
爭討便宜一個人抱著兒子在門外玩,鄰居開玩笑地說:“父子的骨血真是一脈相傳,隻要看看你兒子就知道了,他的麵孔與我的麵孔真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那抱小孩的人說道:“是啊,你同這孩子原是一個女人生出來的同胞弟兄,麵孔怎會不一樣呢?”
心壞透了有兩個惡棍,背上都生了毒瘡,請醫生治療。醫生看完一個,又看第二個,裝出驚恐的樣子說:“他的心壞些,還可醫治,你的心,竟壞透、變爛了,叫我怎麼醫得好?”
麻雀請客有一天,麻雀請鳥兒們吃酒。它對翠鳥說:“您穿著這樣鮮豔明麗的衣服,自然請坐在上席。”
又對老鷹說:“你雖然身子大些,卻穿著身又黑又醜的衣服,隻好委屈你坐在下席了。”
老鷹答道:“你這個奴才小人,怎麼這等勢利?!”
麻雀答道:“世上誰人不知,我麻雀本是心腸小、眼眶淺的嘛。”
畜牲欺窮有個人問一個乞丐道:“狗兒們為啥看見你們就要咬呢?”
乞丐答道:“我如有了好的衣帽穿戴,畜牲也會敬重我的。”
皇帝衣裝一個叫化子從京城回來,向人誇耀說看見了皇帝。別人問他:“皇帝穿啥衣服?”
答:“頭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黃金做成的長袍。”
問:“穿了金子袍服,怎能作揖?”
叫化子聽了向他啐了一口道:“哈哈,真不懂世事!既然做了皇帝,還向哪個作揖?”
怕酒淹死客人進店買酒喝,喝一杯便說一個“墩”字,說個沒完。旁人便問:“想是酒喝多了,你怕瀉肚,去蹲毛坑出恭嗎?”
那人指著酒杯道:“不是的,我隻想有個墩子,好讓我爬上去,才不會被這薄水淹死。”
招牌畫刀酒店老板請人寫店招牌,那人寫完後,又在上麵畫了一把刀。
老板驚問:“畫刀是什麼意思?”
回答道:“我要用這把刀來殺殺酒裏的水氣!”
踏扁葫蘆有家酒店立下規矩:凡來買酒吃酒的客人,隻要說酒酸,就將他綁在木柱上懲罰。
一天,有個道士背了個大葫蘆進店,見到綁在木柱上的人,便問是什麼原故。老板答:
“他瞎說我的酒酸,所以罰他。”
道士說:“請給一杯我嚐嚐看。”店主端上酒,道士隻吃了一口,便慌忙跑開。
老板因他沒說酒酸,非常高興,忙招呼:“你忘記葫蘆了。”
道士邊逃邊說:“我不要,我不要了,你留著踏扁它做醋招牌吧。”
一條橫幅徽州地方有戶人家連年同別人打官司,打得又是怨恨又是厭煩。大年夜,父子三人商議道:“明年新年,我們都要說些吉利話,好保佑來年好運氣,不惹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