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言辭犀利,針鋒相對,竟然令李重俊無言以對。李重俊本身就不善辭令,何況對方又是雄辯之人,他又哪裏駁得倒呢。
眼見得李重俊萬分窘態,隻見紅雲微微一笑,站起身來,款款來到韓德麵前,深施一禮,說道:“韓老先生此言差矣,世子殿下召集大家來此,並不是為了搶奪各位士紳的家資,其實是與各位共商國家大事而已。眾位也知曉,晉地自古就國弱民瘠,兵微將寡,府庫之中缺銀少糧。不但如此,晉國四周又是強敵環俟,旦夕之間就會烽火連天,戰無寧日。如果晉國不強大,就會招致外敵欺淩,甚至亡國。一旦國家不能保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眾位的身家性命又將如何?眾位既為晉地梓民,又怎能眼睜睜看著外敵侵入國土,任意踐踏而無動於衷呢。因此這次征兵募糧,實乃晉王和世子殿下痛下決心所致,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充盈府庫,使晉國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保家衛國,振興社稷。韓老先生既為晉地大儒,自然博古通今,深知古來強兵之道。昔日孫子助吳破楚、樂毅扶燕殘齊之典故,韓老先生應該知曉吧。試想當時吳相對於楚、燕相對於齊,皆是弱小貧弱之國,但由於國內有良將輔佐,舉國軍民又傾資攜助,致令三軍用命,氣勢如虹,於是才有吳軍之強、燕軍之勇,力破強敵,功蓋千秋。如今世子殿下欲效仿孫武、樂毅,改變晉之貧弱的國勢,厲兵秣馬,廣招軍卒,強大晉軍實力,實際也是為晉國百姓和在座大家著想。隻有國家強大了,才能讓外敵不敢逾越;軍隊強大了,才能令天下歸心。韓老先生應該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如今世子殿下懇請諸位父老捐資助國,並不是為了奢侈驕淫,而是為國家積聚銀糧,並作為募兵的補貼之用,並且世子殿下在此承諾,此舉絕不辜負大家,按照捐銀多少將以一定官職相交換。世子殿下仁義愛民,一言九鼎,又豈有食言之舉。希望各位為國分憂,傾資相助,晉王和世子殿下將永遠感念各位士紳對於晉國的大恩大德。願韓老先生明鑒。”
韓德被說得啞口無言,他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下紅雲,心中真不敢相信麵前的這個小姑娘竟然有如此的見解和雄辯的口才,於是又冷笑說道:“小姑娘伶牙俐齒,老朽佩服。老朽敢問小姑娘一句,世子殿下許諾的拿官位來換取眾人捐資,又以何為憑?晉地官員已經滿額,難道晉王要將現在所有的官員都罷黜嗎?”
紅雲又是微微一笑,朗聲說道:“罷黜晉地所有官員,是動搖國本的愚蠢行徑,憑晉王和世子殿下的仁義,又怎會做此事呢?試想江山之大,地域之廣,普天之下城池眾多,又何愁沒有大家的一官半職呢?如果晉軍實力壯大了,那麼天下又有誰能與爭鋒。世子殿下心懷社稷,眼光長遠,心中自有錦繡韜略,又豈甘心做偏安一隅的小小郡王的世子?因此各位之官位,絕不在晉地的窮鄉僻壤,而在於天下所有富庶之地也。”
韓德聽了,眼中突然精光閃爍,緊緊追問紅雲道:“那麼以小姑娘之言,我們大家的官職在於何方?”
紅雲把右手抬起來,向東方一指,斬釘截鐵般說道:“世子殿下已經承諾,各位士紳父老的官爵,或在河東沃土,或在關中富域,更在天下江山所有版圖之內。”
眾大戶聽了,都大吃了一驚。紅雲此言分明是要說世子李重俊將要率晉軍爭奪天下,開疆拓土,甚至問鼎中原,這是大家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韓德仔細思忖了片刻,又灼灼逼問紅雲道:“晉地自古貧弱,民生疾苦,又有戎狄為邊患,四方諸強勢力又都強於晉國。晉王自保尚且不暇,你又何以認為晉軍就一定能發展壯大,豪奪天下呢?”
紅雲立刻答道:“就憑晉王和世子殿下的仁愛之心和三軍將士的齊心用命。世子殿下愛民如子,禮賢下士,汝等應該知曉。如果他不為天下之主,難有還有什麼更好的人選嗎?如今天下戰亂紛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日夜都期盼明主再生,挽救黎民之危難。因此隻要世子殿下登高振臂,大舉匡扶社稷、為國為民的大旗,詔令天下,英雄豪傑無不望風歸附,中原百姓無不翹首以迎王師,殿下大業何愁不成呢?如果晉王和世子殿下擁有天下,那麼各位也都是開國股肱之臣,晉王和世子殿下一定不會忘記各位的建國功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