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言辭交鋒(1 / 2)

再說陳影來到洛陽,覲見王仁基。黃門官將他領上金殿,陳影立刻獻上秦王印綬及秦國郡縣圖誌和文書,又持厚禮奉上,陳述長安如今被晉軍圍困,李隆平情願以秦國土地歸降朝廷,請求朝廷發兵救援。王仁基派人收了秦王印綬及禮品之後,便讓陳影到館驛休息,自己則大聚文武,商議此事。此時王仁基依仗權勢已經自封為大將軍王,因此朝中大臣都以大王稱之。隻見執掌兵部的鳳凰台平章事賈昱出班奏道:“回稟大王,關中之地,沃野千頃,易守難攻,從西周以來就是帝王定都的祥瑞之地。自古道,得關中著王天下,大王不可不圖。如今既然秦國兵馬全失,勢窮情急,而晉師又出兵許久,兵老將疲。此二虎相鬥,都已相傷,正是我軍坐收漁人之利的大好時機。如果朝廷此時進兵關中,可盡收秦晉之地,則大王功垂千古,霸業可成。即便日後大王黃袍加身、君臨天下,也無人可擋了。”

大司馬辛塀也出班奏道:“賈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天下紛爭,群雄割據。大王手握百萬大軍,已是無人可以匹敵。如果再取下秦晉兩國之地,那麼天下之大,唯有大王一人獨秀而已。大王麵北朝南,坐擁江山之日,也就為期不遠了。”一時間附和及阿諛恭迎之話不絕於耳。原來王仁基早就有篡位稱帝的野心,隻是礙於天下未定,所以才不能貿然僭越。但如今聽了朝臣這般追捧,心中高興,竟也有點飄飄然了。

王仁基於是便問道:“既然眾卿皆讚成出兵秦國,那麼何人願意領兵前往呢?”

輔國大將軍徐值出班奏道:“回稟大王,末將願意統帥大軍出師關中。”

王仁基大喜,說道:“徐將軍願往,孤王心安矣。孤王即可點兵三十萬交給徐將軍統帥。願徐將軍馬到功成,盡收秦晉兩國之地,凱旋而歸。”

徐值大喊一聲道:“尊令。末將馬上去教軍場點兵,即刻出征。”

王仁基點頭。徐值剛要轉身離去,突然黃門官匆匆進來回稟道:“啟奏大王,晉國王妃帶著大批厚禮,已到殿前,請求覲見大王。”

王仁基一聽晉國王妃來了,眉頭一皺,立刻叫住了徐值,對群臣說道:“秦國使臣剛到,晉國王妃又來,這是為何?”

賈昱說道:“晉國王妃一定是聽說秦國派使臣來到洛陽的消息之後,擔心大王會出兵救秦,因此特意前來勸阻大王發兵。”

王仁基問道:“那麼對於晉國王妃,孤王是該見還是不見呢?”

徐值說道:“回稟大王,既然已經決定出兵秦國,那麼還見她做什麼?她來,無非是想勸阻大王不要發兵,好讓晉國順利攻下長安。以末將之見,大王不如將她一刀殺了,然後大軍誓師出征,掃平秦晉。”

這時,太尉何忠出班奏道:“大王,不可聽信徐值將軍的話。自古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晉國此次前來的還是王妃,身份尊貴,絕非一般使臣可比。如果大王貿然殺掉晉國王妃,不但會引起晉國上下的仇恨,而且還會令天下人垢怨大王氣量狹窄、不能容人,這恐怕對於大王日後稱帝不利呀。依微臣之見,大王不如見一見這位晉國王妃,聽聽她的說辭,再做道理。即便大王執意要出兵關中,也可當麵向她說明,並禮送她離開,也能彰顯大王仁慈之心和明君之範。”

執掌禮部的鳳凰台平章事趙鉞也出班奏道:“何忠大人所言極是。大王既然連秦國使臣都見了,那麼再見一見晉國王妃,又有何妨?我們先禮後兵,也顯得大王英明神武,不令天下人抱怨。”司徒王俊、太傅元爽也都出班極力讚成。

王仁基聽後,想了一想,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宣晉國王妃上殿。”黃門官領令,於是下殿去了。

不多時,黃門官便將紅雲領上殿來。橋楓則緊緊跟隨。隻見紅雲身穿一件紅袍,足凳雲履,紅絲抹額,英姿颯爽,氣宇宣揚。她的麵上平靜沉穩,走路鏗鏘有力,完全沒有一絲懼色,再加上美豔奪目,靚麗非凡,真好比女中壯士,又恰似巾幗英雄。紅雲來到王仁基麵前,深施一禮,說道:“微臣晉王王妃衛紅雲拜見大王。”

王仁基見了,也暗自稱奇,心中暗道:“此女雖貌美如花、天生麗質,但態度不卑不亢、膽大不懼,肯定不是尋常之人。”於是開口問道:“不知王妃來此,有何事情?”

紅雲微微一笑,說道:“微臣聽聞秦國使臣已到洛陽並覲見了大王,想必大王已經接受了秦王的印綬和秦國圖誌,準備要出兵救秦。所以微臣來此的目的,正好於此相反,特來勸阻大王不要發兵救秦,而讓我們晉國順利攻取長安,占據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