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中原疾苦(1 / 2)

再說紅雲一行出了潼關,便進入朝廷管轄的中原大地。紅雲一麵隨禦林軍前行,一麵坐在鳳輦之上觀看沿途所經過的州縣村鎮的民情。隻見一路之上所見與幾年前自己第一次趕赴洛陽時的情景大不一樣,到處都是扶老攜幼、渾身襤褸的逃難饑民,所經過的村舍也都是十室九空,毫無一絲生機,這種場景就仿佛如同紅雲剛剛走出棲霞村時的一模一樣。紅雲見中原百姓如此疾苦,不由得緊皺眉頭,憂心忡忡的問王孝直道:“王將軍,中原百姓為何這般光景,難道發生了什麼天災不成?即便如此,朝廷也該賑濟才對呀。”

王孝直聽了,歎了口氣說道:“不瞞郡主千歲,最近兩年來朝廷的確發生了不少大事,令百姓生計頗難。再加上今春河南山東一帶的大旱,百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才落得如此這般景象。”

紅雲聽了,連忙問道:“朝廷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王孝直說道:“幾年前郡主千歲離開洛陽之後,輔國大將軍徐值因為銜恨郡主千歲和橋楓將軍,便屢次上書欲領兵征討晉國,但都被皇後娘娘阻止。徐值為了泄私憤,也為挽回自己被橋楓將軍所擒的臉麵,便上表朝廷,轉而請求發兵征討淮南呂匡。皇後娘娘知其心中所想,因此許之。徐值便與其弟徐朗率領二十萬大軍兵發淮南,與黑巾軍隔淮河相遇。徐朗貪功冒進,結果被黑巾軍大將呂義誘敵深入所擊敗,徐朗也被呂義所殺。呂義殺了徐朗之後,便密令黑巾軍士兵換上我軍服裝,趁夜色混入徐值大營,乘虛放火劫營,隨後黑巾軍大將付駿、尹冥、章闕領兵三路殺來,徐值大敗,二十萬人馬被逼入淮河者不計其數。徐值最後隻帶領幾百騎逃回徐州,才得以幸免。徐值經此大敗,懼怕皇後娘娘怪罪,於是便私自強行征抓山東一帶青壯年男子二十多萬充軍,來彌補損失的兵員,又派人屠戮徐州附近的沛縣、宿縣、豐縣等地百姓,假冒斬獲黑巾軍的人頭上表冒功,並派人大肆搶奪徐州、兗州、曹州等地百姓錢財冒充戰利品。徐州附近的郡縣幾乎全被屠城,山東一帶被殺百姓多達三十餘萬,就連徐州、兗州等地也都變成了一座空城。山東經過徐值的禍害,已經人丁銳減,百姓流離失所,青州、高唐州、登州等地更有不少人被逼嘯聚山林,與官兵對抗。如今山東各州都有反叛之軍出沒,並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朝廷在山東的控製已經是岌岌可危了。”說完,王孝直的臉上也顯現出忿忿之色。

紅雲心中頓時怒火中燒,恨恨說道:“徐值如此大敗,喪師辱國,又強征壯丁入伍、屠殺百姓請功並搶奪百姓錢財,難道皇上和皇後娘娘就不管嗎?”

王孝直說道:“朝廷之上有大將軍王為其掩飾,各級官吏和朝臣也都被徐值收買,替他掩飾,皇後娘娘雖然聰穎決斷,但也被其蒙蔽了。”

紅雲問道:“王將軍乃是禦林軍統領,也是皇後娘娘親近之人,麵對如此朝廷奸佞小人,你為何不直言相告呢?”

王孝直說道:“皇後娘娘心狠麵冷,從不把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更視人命如草芥,末將說了也未必能放在心上。再者末將人單勢孤,朝廷之上又都是大將軍王一黨,即便末將一人直言,恐怕皇後娘娘也不會相信,更可能因此得罪大將王,末將又何必引火上身呢。”

紅雲輕輕感歎道:“朝廷奸臣當道,中原民不聊生,江山豈能長久乎?隻恐怕用不了幾年,中原就會大亂了。”

王孝直說道:“郡主千歲所言極是,末將也深為皇上和皇後娘娘的江山擔憂。如果隻是因為徐值誤國,倒還能有所補救,可是去年大將軍王不顧中原百姓疾苦,執意增加賦稅,擴修洛陽皇宮和大將軍王府,並強征民間數萬年輕女子入宮當宮女一事,則使得朝廷民心盡失,這才是堪憂之事呢。”

紅雲大驚道:“大將軍王為何要擴修洛陽皇宮和大將軍王府呢?雖然大將軍王的府邸,本宮沒有去過,但是皇宮已經是金碧輝煌了,且占地十分廣闊,難道還嫌小嗎?更何況皇宮之中用的著數萬宮女嗎?”

王孝直說道:“郡主千歲有所不知,去年正好是皇後娘娘五十歲華誕之際,大將軍王為了粉飾盛世太平之舉,便以萬民為皇後娘娘祝壽為名,大肆翻修並擴建洛陽皇宮,並借機重建大將軍王府。國庫因為徐值出師而早已空虛,大將軍王便下令增加賦稅,廣斂錢財,為擴建之需。各級官吏又趁機層層盤剝,結果百姓不但家產盡沒也不能交足苛稅,被逼得或賣兒鬻女,或流落他鄉。至於被逼死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而因交不足賦稅入獄者也比比皆是。城鎮之中人口流失近半,村甸幾乎十室九空。至於強征數萬民間女子,不過是大將軍王和那些朝臣借著征集宮女一事大作的文章,那些女子也不過是為了供其淫樂罷了。”

紅雲的臉色立刻變得十分陰暗,憂心忡忡的說道:“大將軍王如此殘暴不仁,為了私欲,竟然不顧百姓死活,真是天理難容。中原如果照此以往,必然會大亂的,到那時黎民百姓還不知要忍受多少困苦呢。為官者當以民為重、君為輕,如果不愛惜黎民,草菅人命,任意踐踏生靈,將來的下場一定就似夏桀商紂一般為後世所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