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郭威匆匆趕回建鄴之後,立刻與橋寶、李禦相見。橋寶詢問了漪鳳在洛陽事宜。郭威簡單介紹了一下,隨後說道:“詔敏郡主千歲在洛陽有王仁基和賈昱等權臣照應,並無生命危險。王羨兒雖然心計歹毒,但她還不敢公然對付郡主千歲,畢竟衛紅雲是她的大敵,因此隻要衛紅雲不死,郡主千歲自然安然無恙。”
橋寶和李禦聽了,都放下心來。郭威又說道:“我這次回來,就是聽洛陽有傳聞,說是郡主千歲的仇家要趁郡主千歲不在吳國之際,舉兵起事,然後迎吳王歸政。試想郡主千歲昔日在江南殺伐太多,民怨極深,宵小之輩報仇之心從未停息。因此為了吳國的穩定,我特意趕回來,叮囑二位,絕不可懈怠。李大人一定掌控好吳國權柄,橋將軍一定把握住吳國禁軍的兵權。隻要二位能夠殫心竭慮,穩定好吳國大局,那麼郡主千歲在洛陽就不會有後顧之憂。”
李禦點頭道:“郭大人請放心,我等一定不負郡主千歲所托。”
橋寶聽了,卻撇撇嘴說道:“郭大人也太過謹慎了。如今郡主千歲執掌吳國政局已有十年,那些昔日的仇敵早就死的死,逃的逃,就算剩下幾個,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不值得一提。更何況吳國政權、軍權全在我們手中,他們就是想起事造反,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我看洛陽的傳聞很可能是別有用心的奸人使用伎倆,欺騙郭大人,郭大人根本不用這麼緊張。”
郭威搖搖頭說道:“橋將軍切莫有如此想法。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我看洛陽的傳聞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試想當年三國時期,魏國的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就是忍了十年的光景,又大行韜晦之計,終於騙得曹爽大意,最後趁其不備,一擊而中。曹氏滿門盡戮,魏國政歸司馬,直到最後滅亡。這都是前車之鑒,橋將軍不可不察。”
橋寶說道:“郭大人放心好了,我一定緊握禁軍權柄就是了。”但心中依舊不以為然。
郭威又問李禦道:“吳王現在如何?”
李禦道:“最近幾年,吳王的身體越發差了,幾乎常年臥床不起。如今正在寢宮調養,什麼人也不見。我也有好長時間沒有見到吳王了。”
郭威道:“吳王雖然不理朝政,但他畢竟還是吳地軍民心中的大王,聲威不可奪之。郡主千歲雖然權傾朝野、稱霸江南,但畢竟隻是吳王王妃,名不正言不順。因此一旦有人借吳王之名起事,必定會有人響應。因此李大人一定要把吳王掌控好,這樣才能讓那些歹人無機可乘。隻要吳王在我們手中,吳國就永遠不會變亂。請李大人一定切記。”
李禦點頭道:“郭大人放心。吳王府內的下人和奴婢全都是我親自逐一驗看過的,把守王府的禁軍也都是橋將軍的心腹之人。另外,自從李忠死了之後,王府總管一直空缺,我打算讓犬子李沁擔當。這樣的話,吳王府由我子掌管,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郭威說道:“李大人派李沁做王府總管,應該是最佳人選,不過,我素聞李沁貪酒好色,隻恐怕他會誤中奸人之計。”
李禦說道:“郭大人不用擔心,我一定讓犬子痛改此惡習,好好執掌吳王府。”
橋寶也說道:“吳王府畢竟還有我的禁軍護衛。我馬上傳令,從今天開始嚴禁任何人私入王府,否則格殺無論。哼,隻要外人進不了王府,就不會有什麼差池。”
郭威聽了,尋思了一番後,也認為有理,便不多說了,於是又叮囑了一番後,便啟程返回。他在路過合肥之時,見著柳從謙,也囑咐柳從謙整頓好軍馬,以防不測。柳從謙點頭,於是派張濟領軍三萬,屯駐滁州,以防吳國國內有變,又擔心漪鳳在洛陽的安全,於是派司東領軍三萬,駐防壽州,作為洛陽的接應。郭威於是自回洛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