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嫣聽聞漪鳳已經回到平安州,並且派兵襲取了江州,勃然大怒,立刻派遣丁繇統領二十萬大軍討伐漪鳳。丁繇以計鵬為先鋒官,領兵五萬人馬先行。不一日,吳軍便抵達平南縣城下。於詮手中隻有五千人馬,見吳軍勢大,於是並不出城迎敵,隻是憑城據守。計鵬連續攻城數日,都不能攻下,反而損兵折將。不久,丁繇大軍趕到,將平南縣團團圍住,日夜攻打不息。於詮見手下士卒死傷慘重,便動員城內百姓上城防守,硬是頂住了吳軍的瘋狂進攻。丁繇見平南縣急切難取,便與眾將商議。
丁鑫說道:“平南縣雖是彈丸小城,但於詮乃是吳國名將,守城有方,絕不可輕視。既然我軍難以奪取平南縣,將軍何不轉而進軍平安州呢?如今柳從謙、於詮皆不在平安州內,平安州內無有大將,橋漪鳳孤掌難鳴,如何能守城?如果我軍能夠一鼓作氣奪取平安州,生擒橋漪鳳,則平南縣、江州將不攻自破矣。”
丁繇聽後大喜,於是留計鵬率軍三萬圍困平南縣,自己親自統領大軍兵逼平安州。漪鳳在平安州內,也不出城迎敵,隻是命令軍兵及城中百姓守城。丁繇連續攻城數日,皆不能取下。卻說柳從謙聽聞吳軍猛攻平安州,擔心漪鳳有失,於是留徐勝鎮守江州,自己率領二萬大軍前來增援。丁繇聽說柳從謙率軍趕來,於是派丁鑫、肇鄺二將分軍八萬前去迎敵。平安州的壓力頓減。柳從謙領兵急行,正逢吳軍,當即出馬挑戰。丁鑫迎敵,隻戰了三個回合便拖刀敗走。肇鄺出馬,隻打了兩個回合,也棄槍而歸。柳從謙連勝兩陣,便大驅人馬,衝殺而來。丁鑫、肇鄺奪路而逃,吳軍大敗,自相踐踏,死傷無數。丁繇聽聞,連忙率軍前來增援,丁鑫、肇鄺也收拾敗軍,重新殺來。柳從謙見吳軍兵多,自知難以取勝,於是也收兵回營。丁繇深知柳從謙之勇,又見自己損兵慘重,於是一麵上表劉嫣,請求援軍,一麵分兵阻擋柳從謙。
劉嫣接到丁繇的奏折,於是留黃倫守建鄴,自己親自統率十萬人馬並亓彌、沙宸的數萬吳軍水軍前來增援。丁繇接駕,備說失利之事。眾將皆說柳從謙之勇不可擋。劉嫣笑道:“爾等不用焦慮,本宮自有破敵之策。如今柳從謙統領精兵前來增援橋漪鳳,江州必然空虛。本宮已經命令亓彌、沙宸二將率領水軍直接進攻江州,一旦江州被我軍攻破,柳從謙必定腹背受敵,必敗無疑。等到本宮消滅柳從謙之軍後,再全力攻打平安州,定能生擒橋漪鳳。”眾將聽後都大喜。
柳從謙見劉嫣大軍來到,正準備迎敵,突然得到江州守將徐勝急報,述說吳軍水軍前來攻城,江州岌岌可危,請柳從謙火速回援。柳從謙聞報大驚,自思如果江州失守,自己將腹背受敵,還是先解救江州之圍要緊,於是領軍星夜趕回江州去了。劉嫣見柳從謙撤兵,心中暗喜,於是派丁鑫、肇鄺二將率領五萬大軍尾隨柳從謙,並叮囑二將配合吳軍水軍,隻需將柳從謙死死圍困在江州即可。丁鑫、肇鄺領令,於是領軍走了。柳從謙剛回到江州城,立刻便被丁鑫、肇鄺、亓彌、沙宸等吳軍水陸兩軍十餘萬人馬死死圍困起來。柳從謙欲要再領兵出城救援平安州,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劉嫣見柳從謙已經被圍,便再無後顧之憂,於是傾全力攻打平安州。漪鳳雖然率領城內軍民殊死抵抗,但是吳軍人數太多,還是漸漸不支。平安州內軍民早已死傷過半,而吳軍也傷亡慘重。劉嫣見旬日之後平安州還未能攻下,大怒不已,於是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來日一定要攻占平安州。正在這時,突然探報急報,說楚王李柏調集了二十萬大軍,以李思行為大將,統軍前來救援平安州。劉嫣聽後,頓時大驚不已。
原來桓橫來到長沙以後,便求見楚王李柏。李柏因為忌恨當年漪鳳率領四十萬大軍伐楚之仇,竟然拒不相見。就這樣,桓橫滯留長沙竟達半月之餘。等到吳軍大舉進攻平安州、漪鳳處境堪憂的消息傳來。桓橫大驚,自思若要挽救漪鳳的危難,唯有楚國發兵相救才可行。桓橫於是連日求見楚王,請求發兵救援,可仍然被攔在王府門外,不得一見。桓橫心中焦急,於是便自裸上身,背負荊條,跪於楚王王府門外,大呼道:“楚王殿下,桓橫自知殿下忌恨當年我家郡主千歲伐楚之仇,不肯出兵相救。可如今平安州危在旦夕,如果楚不相救,郡主千歲性命休矣。桓橫願效當年申包胥泣秦廷救楚之典故,替我家郡主千歲向楚王殿下負荊請罪。如果楚王殿下肯出兵相救平安州,桓橫雖死無憾。”說完也不起身,嚎啕大哭。一連數日,不飲不食,連聲哭泣,皆是如此。
楚國百姓見了,無不歎息,就連楚國一些文武大臣見了,也都憐惜不已。到了第七天,桓橫終於力竭,昏倒在地。路經論見狀,連忙叫人將桓橫抬入自己府中,又聯合李思行等大臣一起進諫楚王道:“桓橫以死求援,楚國和天下人已經盡知。如果大王再不出兵援救橋漪鳳,便會遭世人垢怨大王心狠冷酷,且無容人之量,那麼將來又有誰還願意投靠大王?依微臣等之見,大王不如出兵救援橋漪鳳,即可顯示大王的寬闊胸襟,也可給天下之士做出不計前嫌、扶危濟困的楷模,則大王名聲必將遠播,仁人誌士定將望風歸附,大王何愁霸業不成?再者,如果橋漪鳳得以存活,那麼吳國必將陷於分裂,劉嫣與橋漪鳳二虎相鬥,必然無暇顧及楚國,則楚國無憂矣。願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