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值大敗而歸,率領殘兵逃回黃河南岸大營,恰逢賈昱和王匡、王祥二將領軍趕到。徐值向賈昱述說了紅雲被司馬孚和橋楓救走的經過。賈昱聽後,許久才長歎了一聲,說道:“衛紅雲既然歸晉,中原大禍將至矣。如果本官所料不假,不出數月,晉軍必將兵發中原,看來我們要及早提防才是。”
王匡說道:“衛紅雲雖然返回了晉國,但是現在的晉國早已今非昔比,不但國內府庫皆空,而且兵馬也不超過二十萬,再者河東、淮西兩處又都在我們的控製之下。晉國如此羸弱的國力,大人又有何懼哉?依末將之見,大人應該立刻上奏新皇,趁衛紅雲剛剛歸晉、立足未穩之際,調集重兵,一鼓滅晉,才是道理。”
徐值也說道:“王將軍所言很對,末將在黃河南岸的大營中還有十餘萬人馬,再加上河東、淮西兩處的人馬,共計三十餘萬大軍。以我軍之眾,滅晉應該不成問題。隻要大人一聲令下,末將馬上調集人馬,攻取潼關,然後直搗長安,活捉衛紅雲和晉王李重俊。”
賈昱搖搖頭說道:“晉國雖然實力不強,但國內有宋鑒、司馬孚等一班賢臣,橋楓、呂信、白武等眾多良將,再加上李重俊仁義治國,衛紅雲又深得民心,因此絕不可小覷。另外,潼關之堅、關中之險,也是天下馳名,如果晉王李重俊親臨潼關防守,憑衛紅雲之智和橋楓之勇,恐怕我軍雖多,但也未必能奪取城池。再者,新皇剛剛登基,國內尚未穩固,一旦我軍攻晉失利,國內宵小趁機借此起事,中原必亂矣。因此,依本官之見,我們應該穩守黃河大營,阻止晉軍兵出潼關為上。”
徐值說道:“大人之言雖然極是,但是晉國畢竟是心腹大患,不除之則中原不寧。俗話說,當斷不斷、必受其害。如果大人一味的優柔寡斷,恐怕等到晉國恢複了元氣,再想圖之,將十分艱難了。”眾將也都隨聲附和。
賈昱想了想,說道:“徐將軍所言也很有理。但是出兵攻晉,畢竟是國家大事。既然眾將都要伐晉,本官將立刻上表皇上,請皇上裁決。如果皇上下旨出兵,本官將立刻傳令攻打潼關。”說完,就要寫表章。
正在這時,突然轅門軍兵來報:“聖旨到。”賈昱和徐值等人聽了,連忙出營門外接旨。傳旨官是一名王仁基的心腹軍校,他進了中軍帥帳之後,便展開聖旨高聲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汝州刺史伍紹受叛臣楊傅蠱惑,聯合項城守將邊挺、新蔡守將葛遷,以廢主為名,舉兵謀反。如今叛軍兵逼睢陽,賊勢日大,朕心憂之。特宣召鳳凰台平章事賈昱、輔國大將軍徐值急速引軍返回洛陽平叛。欽此。”
賈昱等人聽了,連忙山呼萬歲,接旨之後便打發這名軍校先返回洛陽去了。賈昱隨後對徐值等眾將說道:“伍紹武藝高強,邊挺、葛遷也都是勇猛之輩,更兼有楊傅為其出謀劃策,因此絕不能輕視。現今叛軍攻打睢陽,睢陽兵少,肯定不能持久。一旦伍紹攻下睢陽,必定進兵洛陽的門戶虎牢關,那時中原局麵將不可收拾。我等速回洛陽,先平息伍紹之亂,穩定朝廷局勢為好,至於衛紅雲與晉國,先以防守為主。”眾將隻得應允。賈昱於是留王匡、王祥駐守黃河南岸大營,自己與徐值統領十萬大軍,返回洛陽去了。
再說紅雲回到長安,晉王李重俊聞聽,親自準備好了一輛香車,又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長安城的百姓聞聽,也都夾路迎候。等到李重俊一見到紅雲,不由得兩行眼淚奪眶而出。原來此時的紅雲還沒有來得及更換衣服,仍然是一身襤褸的僧服打扮,頭上光光,沒有一縷青絲,麵容憔悴,身影消瘦,真如同乞丐相仿。李重俊忍不住一把將紅雲摟在懷中,說道:“愛妃,你受苦了。這都是孤王之錯,要是孤王當初堅持不讓愛妃去洛陽,愛妃也不至於落難如此呀。”
紅雲早已淚流滿麵,泣道:“大王不用自責。此番臣妾去洛陽,也是天意安排,非人意所能抗拒。好在臣妾如今已經平安返回長安,雖然受了些苦難,也是值得的。”
這時世子李憲和弟弟李騫也來了,兩個孩子一見母親,也大哭著撲到紅雲懷中。紅雲一見兩個兒子,更是淚如泉湧一般。一家四口相擁而泣,在場的晉國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無不落淚,大家都不約而同哭拜於地。
這時,宋鑒走過來勸道:“大王,既然郡主千歲回來了,這應該是一件高興之事。郡主千歲一路逃亡,曆盡艱辛萬苦,風塵仆仆,大王還是先讓郡主千歲沐浴梳妝,然後再擺酒宴為郡主千歲接風洗塵為好。”
李重俊聽了,這才止住了悲聲,摟著紅雲和兩個孩子說道:“愛妃,你回來就好了。從今往後,孤王和你再不分離了。我們還是先進城吧。”紅雲點頭。李重俊於是親自扶紅雲母子上了香車,然後為其執鞭駕轅,在眾官和百姓的簇擁之下進了長安城。
晉王府中,等待紅雲沐浴更衣之後,便來到了前廳之上。此時李重俊早已吩咐擺下了酒宴,為紅雲接風洗塵。晉國的文武百官自然也在一旁相陪。李重俊一見紅雲雖然換了一身幹淨豔麗的衣裙,但是頭上依然光光,並無寸縷,便問道:“愛妃因何不帶一假發遮醜,反而以光頭示人呢?”
紅雲說道:“臣妾要不是在白馬寺剃度為僧,又如何能騙過朝廷人馬的追擊?臣妾不帶假發,是以時時提示臣妾,絕不能忘記一路逃亡之艱辛和那些因救助臣妾而無辜屈死之人。”
司馬孚說道:“郡主千歲以光頭示人,正如同古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一般。正所謂知恥而後勇,郡主千歲不忘亡命歸晉之苦,則將來必然會興兵討伐無道,為那些無辜屈死之人報仇雪恨。”
紅雲點頭說道:“司馬大人所言極是。本宮自從逃離洛陽以來,步步艱辛,處處逢難,雖然談不上九死一生,但也幾次麵臨生與死的險境,至於那些因為救助本宮而死的人,更是數不勝數。本宮雖然命不足惜,但如果不為他們和那些千千萬萬死於非命的黎民百姓報仇雪恨,又有何顏麵活在世上?本宮在此明誓,將來一定要討伐中原,剪除無道,還天下一個朗朗清平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