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武女封妃(1 / 3)

再說李憲見紅雲愁眉不展的樣子,便問道:“母後,你怎麼了?”

紅雲歎了口氣,對李憲說道:“看來你父皇對你母後已經心存戒心了。褚之霄和傅斂都是母後當年一手提拔起來的,並且對母後和社稷忠心耿耿,可你父皇竟然借口蜀中大旱和靺褐威脅邊境之名,將他們調出洛陽,遠離朝廷,這實際上是在清除朝中支持母後的大臣。如果母後猜得不錯,等到褚之霄和傅斂走後,你父皇下一步計劃就該輪到司馬孚和橋楓了。一旦司馬孚和橋楓也被調離洛陽,母後的處境就堪憂了。”

李憲說道:“母後,自從您進入洛陽以來,就一直不過問朝廷政務,隻在鳳藻宮中陪伴兒臣和弟弟,為何父皇還要防備你?再說,你跟父皇如此恩愛,我們又都是一家人,有什麼彼此不放心的呢?”

紅雲說道:“憲兒,你還小,不知道皇家的鬥爭有多麼殘酷,一旦對皇權構成了威脅,誰都會反目成仇的。母後讓你熟讀左傳和春秋,你應該知道鄭伯克段於鄢和趙主父餓死沙丘的典故,這都是皇室內部爭鬥的結果。至於其後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魏文帝兄弟相煎,說明即便是父子、兄弟、夫婦,隻要是為了帝位和權勢,也都不可避免而自相殘殺。母後雖然輔佐你父皇奪得江山和帝位,但畢竟功高震主,難免讓你父皇心有餘悸,對母後放心不下。你母後也知道飛鳥盡、良弓藏和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因此才在平定天下之後,自鎖深宮陪伴你們兄弟,並不在過問朝中一切事物,以希望打消你父皇的顧慮,隻可惜你父皇還是借調離褚之霄和傅斂一事,對母後開始下手了。”

李憲說道:“難怪父皇最近十多天都不來鳳藻宮與母後相聚,原來是在琢磨怎麼對付母後呀?兒臣去找父皇評理去。”說完起身就要出去。

紅雲連忙拉住李憲的手,說道:“憲兒,不可。這件事說不定是母後多慮了,也許是你父皇真是為了蜀中的穩定和邊境的安康而做的舉措,而並不是針對母後的。”

紫蘿說道:“皇後娘娘,你並沒有多慮,皇上這次是真的要剪除那些對於皇後娘娘十分忠心的大臣。據說褚之霄和傅斂走後空出來的職位,已經由張總管的親信張荃和薛芳接替。這宮中誰人不知,皇後娘娘與張總管不睦,如今張荃和薛芳入主朝綱,說明張總管的勢力將大增,皇上也就可以利用張總管的勢力來打擊皇後娘娘了。皇後娘娘如果再不反擊,那麼將來一旦張總管把持了朝政,就該對皇後娘娘本人下手了,到那時悔之晚矣。”

李憲也說道:“母後,紫蘿說的對。兒臣雖然年輕,但也知道這個張總之是個兩麵三刀的小人,將來一旦讓他得了勢,肯定要害死母後的。母後可不能容忍,一定要反擊。兒臣願意和母後一起去見父皇,勸說父皇收回聖命,或改派他人去蜀中和幽州。”

紅雲搖搖頭說道:“如今皇上受張宗之蒙蔽,再加上對本宮懷有戒心,本宮就算去見皇上,也沒有用,反而還會因此事更加惹惱皇上,讓皇上對本宮產生仇恨。如今本宮已經是與世無爭之人,也不想插手朝政,這件事就算了吧,皇上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不過,今天所說的話,你們以後一律不要在提起,也不可再說什麼反擊的話。”

李憲急道:“母後,這怎麼能行?母後功蓋天下,天下人都敬仰萬分。那張總之是個什麼東西,一個太監而已,竟然也要和母後作對,兒臣早就看不慣了。依兒臣來看,這件事非爭不可,如果母後不願意去見父皇,兒臣一個人去。”

紅雲聽了,把臉一沉,說道:“憲兒,你竟敢不聽母後的話,簡直是太放肆了。母後命令你今後不許再提此事,也不許去找你父皇評理,這是懿旨,你必須服從。否則,母後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李憲一見紅雲生氣了,於是不敢再執拗了,隻好說道:“母後,兒臣聽你的話就是了,不去找父皇,今後也不再提起此事。”紫蘿也不敢說話了。

紅雲這才點頭說道:“這才是母後的好兒子。好了,母後累了,你先回東宮吧。”李憲於是告辭,轉身出了鳳藻宮。

李憲走後,紫蘿便上前服侍紅雲在床榻上躺下。紅雲見天色已快至二更,便問道:“今夜皇上還在禦書房安寢嗎?”

紫蘿說道:“回稟皇後娘娘,奴婢聽禦書房的宮女說,這十多天以來,皇上一直都在禦書房安寢,估計今夜也是如此。”

紅雲歎道:“皇上剛過四旬,正是精力旺盛之時,如果夜夜都在禦書房安寢,恐怕將來於龍體不利,也會被小人有機可乘。本宮和皇上十多年的夫妻,總不能看著皇上不管吧。”她回頭對紫蘿說道:“你去準備一碗人參燕窩湯,本宮要親自給皇上送到禦書房。”紫蘿答應了一聲,轉身離去,去禦膳房準備燕窩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