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禦園邂逅(1 / 3)

武惜月和劉聰回到蓉德宮之後,劉聰說道:“惠妃娘娘今天在鳳藻宮的表現真是太出色了,不但消弭了皇後娘娘對您的不滿和怨恨,而且麵對太子的無禮也坦然麵對,使得皇後娘娘心虧理屈。奴才真沒想到惠妃娘娘雖然年紀輕輕,但城府如此之深,奴才佩服之至。”

武惜月說道:“這還得感謝張總管的提醒,要不是他讓本宮委曲求全,恐怕今日本宮還不一定能全身而退呢,縱然皇後娘娘這關能過,但依太子的個性,肯定也不能放過本宮。”

劉聰恨恨的說道:“這個太子,也太囂張了。您可是皇上親封的惠妃娘娘,又蒙皇上恩寵,連皇後娘娘最後都禮讓三分了,可太子竟然還懷有敵意,拜都不拜。奴才擔心,一旦日後他當上了皇帝,還不知道要怎樣對付您呢?依奴才之見,惠妃娘娘不如將此事告訴皇上,讓皇上降罪於太子,如何?”

武惜月遙遙頭,說道:“本宮如果將此事告訴皇上,皇上不過申斥太子幾句。對於太子,又有何損失,難道皇上還能因為此事廢棄太子嗎?而且本宮一旦如此,太子和皇後娘娘都會更加怨恨本宮,那麼本宮在皇宮的日子就會非常艱難了。因此,本宮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絕不能對太子和皇後娘娘輕舉妄動,而是繼續施行韜晦之計。如果本宮不將此事告訴皇上,太子和皇後娘娘就會感激本宮,也會對本宮疏於防範,這對於本宮來說,就是最希望的結果。因為隻有趁其不備,本宮才能出奇招,一擊致命,叫太子和皇後娘娘徹底垮台,並且永遠都別想翻過身來。”

劉聰問道:“難道惠妃娘娘已經有了計策,來對付太子和皇後娘娘嗎?”

武惜月說道:“這是自然。皇後娘娘聲望極高,人又聰明,如果本宮想要算計她,絕無可能,所以必先對付太子為好。其實,本宮已經有了計策,足以致太子於死地。自古道,英雄難過美人關,太子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正是懷春的年紀,雖然他一時還不能接受本宮,但本宮相信,因此對他施展美人計的話,幾次下來,他一定會倒在本宮的溫柔鄉的。隻要本宮降服了太子,就等於捏住了皇後娘娘的命脈。等到時機成熟之際,本宮就會以太子**庶母的罪名,告訴皇上。皇上一定龍顏大怒,太子非死即廢,而皇後娘娘作為他的生母,也難逃被牽連的厄運。到那時,皇後娘娘自身難保,就算不死也要被打入冷宮,恐怕終生都不會出來了。”

劉聰聞聽,大喜道:“惠妃娘娘之計甚高。可是,萬一太子不中惠妃娘娘的美人計,那又該如何?”

武惜月哼了一聲,說道:“太子血氣方剛,又正值情竇之年,如果有美**之,他如何能矜持?詩經曾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宮今年也不過大他一歲,又長得豔美,如果極盡誘惑,太子又如何不中計?你放心,本宮自有妙計對付他。”

劉聰點頭說道:“惠妃娘娘足智多謀,那個太子李憲不過是一個匹夫之輩,如何能是惠妃娘娘的對手?惠妃娘娘隻要略施小計,太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武惜月說道:“這件事千萬不要讓皇上和皇後娘娘知道。另外,本宮還想請劉公公留在蓉德宮,輔佐本宮,並隨時監視皇後娘娘和太子的動向。如果劉公公不嫌棄,本宮立刻向張總管說明。”

劉聰立刻倒身下拜道:“奴才願意留在蓉德宮伺候惠妃娘娘。”武惜月點了點頭,於是派劉聰向張宗之說明去了。

卻說李憲負氣離開鳳藻宮之後,並沒有回東宮,而是去瀾清宮找弟弟李騫。李騫一見哥哥來了,連忙問道:“大哥,你不是去向母後請安了嗎,怎麼到小弟這裏來了?”

李憲說道:“弟弟有所不知,方才我去向母後請安時,偏巧那個迷惑父皇的武惠妃也在鳳藻宮,說是也來向母後請安的。你也知道,這個武惠妃不是什麼好東西,她自從入宮以來,就一直獻媚爭寵於父皇,使得父皇對母後愈加冷落。母後一直獨守深宮,鬱鬱寡歡,已經不見昔日的快樂。你說,像她這種人,我能給她好臉色嗎?可是母後竟然還讓我給武惠妃行禮,我不肯,母後就要下懿旨,因此我一賭氣,就離開鳳藻宮,到你這裏來了。”

李騫為人十分文靜,也懂得事理,他聽了李憲的話之後,說道:“大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按照宮中的規矩,母後是六宮之主,武惠妃來向母後請安,這是應該的。母後要你向武惠妃行禮,也無可厚非,畢竟武惠妃是父皇親封的妃子,也相當於我們的庶母,兒子向庶母行禮,又有什麼不對呢?雖然如今父皇專寵武惠妃,冷落了母後,但自古帝王之家就是如此,即便賢良如衛子夫,狠辣如呂雉,絕色如趙飛燕,也無不飽嚐皇帝冷落之苦。何況如今母後年歲大了,自然也吸引不了父皇,父皇重新納年輕貌美的妃子如宮,也是帝王之常情。我們做晚輩的,雖然不忍心看到母後被冷落,但是這裏是皇宮,父皇是一國之君,高高在上,左右乾坤,我們都是父皇的臣子,還能不聽從父皇的旨意嗎?即使父皇沒有選納這個武惠妃,恐怕將來也會有什麼張惠妃、李惠妃進入皇宮,難道大哥還能對她們全都嗤之以鼻嗎?如果武惠妃因為這件事向父皇告發,恐怕父皇必定會震怒,到那時不但大哥將被父皇責罰,就連母後也受到牽連,一旦如此,父皇冷落母後之心就會更勝。母後現在本來就鬱悶,到那時母後就會更加抑鬱,你這不是害了母後嗎?大哥,我們做兒子的,自身榮辱是小,關乎母後的安康為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