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紅雲思慮了許久,便於第二天讓紫蘿請右丞相夏傑來到鳳藻宮。夏傑到了之後,施禮之後,便問道:“不知皇後娘娘傳喚微臣前來,有何事吩咐?”
紅雲說道:“本宮請夏大人來此,是有一件要事相商。如今本宮受到皇上的冷落已經許久,最近又因為武惠妃流產一事更加惹惱了聖怒,再加上朝中和內宮之中樹敵頗多,她們都欲置本宮於死地。在這種情形下,本宮能夠自保已經不易,可對於太子和齊王的照顧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太子做為儲君,年紀又大,應該能夠明辨是非,但是對於齊王來說,就不一樣了。齊王年幼,經驗又淺,一旦被人算計,很可能就會誤入彀中,釀成大錯。因此本宮想讓齊王外任,遠離洛陽是非之地,並托付給一個忠誠可靠的外埠官員加以照顧和輔佐。如此一來,本宮在洛陽也就安心了。不知夏大人意下如何?”
夏傑問道:“當今皇上已經將朝政交給秦王殿下處理,禦林軍兵權又由呂信將軍掌管。隻要在朝中有秦王殿下和呂信將軍輔助,皇後娘娘還怕有人要算計和暗害齊王殿下嗎?”
紅雲說道:“俗話說,不思進,先思退。雖然有秦王殿下和呂信將軍為助,但是本宮的這些敵手,都不是平庸之輩,而且她們也通曉文韜武略,機變權謀。別看他們現在隱遁鋒芒,可是一旦伺機反噬,就連本宮也不一定能穩操勝算。因此,為了保齊王平安,了卻本宮的擔憂,本宮思慮良久,還是決定先讓他離開洛陽,躲避一段時間為好。等到洛陽局勢平靜之後,再將他接回來,也就是了。”
夏傑聽後,沉思片刻,然後點頭說道:“皇後娘娘的憂慮不無道理,如果讓齊王外任,的確能夠躲開被算計的危險,而且也能減輕皇後娘娘的顧慮。隻是,齊王年幼,皇後娘娘就能真的忍心讓他遠離身邊嗎?”
紅雲歎了一口氣,說道:“不忍心又能如何,難道本宮就真的願意看到騫兒受本宮所累嗎?隻要騫兒能夠平安無事,本宮就算忍受骨肉分離之苦,也心甘情願。”
夏傑說道:“如果皇後娘娘真的下定決心讓齊王殿下離開洛陽,微臣倒是覺得關中、蜀中和淮西三處可去。關中有大將軍白武鎮守,蜀中有名臣褚之霄管轄,淮西有孫榮將軍駐防,那白武、褚之霄、孫榮三人都是皇後娘娘昔日舊部,也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齊王殿下一旦去了那裏,一定會得到他們的輔佐和保護的。”
紅雲說道:“關中和淮西二處,本宮也曾考慮過,雖然白武和孫榮對本宮忠心,但二人畢竟是統兵之人,如果騫兒到了他們那裏,難免會給人一個暗結武將、擁兵自重的口實,皇上也會因此疑心本宮有異誌,因此本宮認為騫兒還是去蜀中為好。褚之霄是個文官,手中無兵無將,騫兒就算到了蜀中,也不會掌控兵權的,這樣也會安皇上之心。至於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就算想要反對,恐怕也無從借口了。”
夏傑說道:“皇後娘娘深謀遠慮,微臣佩服。既然如此,微臣即刻回去和秦王殿下商量一下,共同草擬表章,上奏皇上。皇上雖然已經下旨暫時不理朝政,但是涉及皇子外任的大事,就算秦王殿下理政,也無權決定,還得由皇上親自做主。隻是不知微臣和秦王殿下,憑何理由勸說皇上讓齊王殿下外任?”
紅雲想了想,說道:“就以皇子需要曆練為名,讓騫兒去蜀中吧。”
夏傑點頭說道:“就依皇後娘娘之言,微臣告退。”於是施禮離去。
卻說夏傑回去後立刻對秦王李重遇訴說了紅雲想讓齊王李騫外任蜀中一事。李重遇想了想,也說道:“如今朝中政局風雲莫測,皇上最近也喜怒無常,再加上詔敏郡主、張宗之和武惠妃等人都與皇後娘娘為敵,雖然本王與夏大人等朝臣堅決擁護皇後娘娘,但憑借我們現在的勢力,也未必能護佑皇後娘娘母子周全。太子殿下因為是儲君,自然離不開洛陽,可是齊王年幼,本性又嫻淑,確實不應該卷入朝廷紛亂之中。如果他能夠遠離洛陽,外任蜀中,依托褚之霄的庇護和輔佐,確實不失為一個保全自身的良策。皇後娘娘真是用心良苦,本王理應盡力而為。”於是和夏傑立刻草擬表章,然後親自送入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