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懷疑武妃(1 / 2)

漪鳳回府後不久,桓橫就來了。漪鳳宣他進來之後,便將紅雲放走馬謄一事說了一遍,然後問道:“桓愛卿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桓橫說道:“微臣正是為此事而來。微臣認為,馬謄雖然是太醫院裏的一名小小太醫,職位並不高,也沒有什麼權勢,但他卻是受張宗之舉薦,並且平日和張宗之來往頗為密切,因此絕對算得上是張氏的心腹。這次事發之後,微臣特意前往了一趟太醫院,據那裏當值太醫說,馬謄進宮是奉了武慧妃娘娘的指名傳喚,而並非是皇後娘娘的宣詔。微臣得到這個信息後,又連忙悄悄入宮,通過微臣安插在宮中的內線多方了解,終於得知,馬謄確實是進了蓉德宮,並且在那裏待了很長時間,之後才和武慧妃一起去了皇後娘娘那裏,然後的事情就是皇後娘娘闖宮出城,護送馬謄離開洛陽。因此,這次馬謄進宮非常可疑,甚至牽扯到武慧妃和皇後娘娘,因此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漪鳳點頭說道:“本宮也懷疑,在這非常時期,馬謄入宮肯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皇後娘娘親自冒險相送,就更令人起疑。不過,本宮已經命令郝鵬、武易二將率軍追捕馬謄去了。本宮相信隻要抓到馬謄,一切事情都將水落石出。”

桓橫說道:“皇後娘娘與慧妃娘娘一貫水火不容,可這次卻因為馬謄走到了一起,這的確非同小可。微臣認為這個馬謄的身上肯定隱藏了什麼重大的陰謀,而且這個陰謀也肯定跟宮中有關,甚至關係到江山社稷和郡主千歲的將來,因此微臣還要馬上入宮,再去詳細查證此事。”

漪鳳點了點頭,桓橫於是告辭,又急急奔宮中而去。

到了晚間,郝鵬和武易先回來稟告道:“微臣奉命出東門追捕馬謄,一連追出去百餘裏,並未發現其蹤跡。微臣等又率兵在沿途各城鎮進行搜捕和排查,也都一無所獲。”

漪鳳大怒,於是又命令郝鵬和武易繼續搜捕,一麵又急召桓橫前來議事。此時,桓橫通過在宮中大出金銀,威逼利誘,終於從蓉德宮的一些宮女太監口中探聽到了武惜月最近的一些情況。桓橫聞聽後如獲至寶,正要報與漪鳳得知,正好遇到漪鳳派人召喚他,於是便急急來到詔敏郡主府。

漪鳳見到桓橫,首先說道:“方才武易和郝鵬來報,他們並沒有抓獲馬謄,本宮已讓他們繼續領軍追捕去了。桓愛卿,你那邊消息如何?”

桓橫見屋中並沒有旁人,這才說道:“回稟郡主千歲,微臣這次入宮探聽情況,獲知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這個秘密不但與武慧妃和馬謄有直接的關係,就連皇後娘娘拚命護送馬謄出城也極有可能與這個秘密有關。”

漪鳳問道:“是何秘密?”

桓橫說道:“郡主千歲可記得數月前,武慧妃娘娘曾經流產一事?”

漪鳳沉思了片刻,點頭說道:“本宮想起來了,卻有此事。而且,那次還是愛卿為本宮出的計謀,在宮中故意找人下毒,然後嫁禍給皇後。也是湊巧,據說當時皇後也欲除掉武慧妃肚子裏的孩子。就這樣,在本宮和皇後的雙重暗算之下,武慧妃最後墮胎流產了,並且還有死嬰為證。怎麼,這件事還有什麼值得懷疑嗎?”

桓橫說道:“如果微臣所料不假,郡主千歲和皇後娘娘當時都被武慧妃騙了,她那是施展的偷梁換柱之計,故意假墮腹胎,實際上卻是隱瞞偷生,並且孩子已經出世。”

漪鳳聞聽大驚道:“愛卿何出此言?”

桓橫說道:“方才微臣入宮,又經過仔細打探,終於得知了武慧妃最近的一些狀況。據宮裏人說,武慧妃自從上次墮胎之後,一直深居簡出,從不露麵,甚至皇上來了,也故意推說身子不適,不但拒絕與皇上共寢,而且還編造各種理由將皇上往外攆。試想自古以來,內宮的後妃都是以爭寵為目的,可是武慧妃的這種做法,實在是太令人費解了,甚至與她懷孕前也判若兩人,難道這不令人生疑嗎?因此,微臣認為這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武慧妃自身肯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不想讓皇上甚至皇宮中的人知道。微臣為了探明究竟,又暗中出重金收買蓉德宮內的一些宮女和太監,終於從一名服侍武慧妃的宮女口中得知,就在幾天前,她有一次替宮女綠荷給武慧妃送茶之時,恰巧武慧妃正好躺在床上。就在扶武慧妃坐起時,無意間被子掀開一角,這個宮女親眼看到武慧妃的肚子竟然高高隆起,雖然武慧妃隨後用被子捂住了腹部,並讓她出去了,但她仍然記憶猶新,隻是因為害怕武慧妃和張宗之的權勢,不敢說罷了。這次張宗之被捕下獄,武慧妃也已經失寵,風光不在,再加上微臣的收買,她才對微臣講訴了這些。另外,據蓉德宮其他服侍武慧妃的宮女太監說,今天馬謄確實來到了蓉德宮,並且在武慧妃的房裏停留了一個多時辰,然後武慧妃才在綠荷的攙扶下,與馬謄一起去了皇後娘娘那裏。據說武慧妃在離開蓉德宮時,麵色十分蒼白,身子非常虛弱,就像大病初愈一樣,這與馬謄來到前判若兩人。因此,微臣認為,馬謄這次進宮,極有可能是為武慧妃接生而來。等到孩子出生後,武慧妃聽說郡主千歲已經派兵封鎖了皇宮和洛陽四門。她眼見無法將孩子送出去,萬般無奈之下,隻好求助於皇後娘娘。之後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皇後娘娘答應了武慧妃的請求,衝破重重攔阻,送馬謄和那個孩子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