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姝玉卻到底給老太太磕了三個響頭,直起身來再看向金熙,又是滿眼的淚。她拉著兒子來到金熙身前:“兒子,咱們娘兒倆給你小熙姑姑鞠躬謝謝她。沒有你小熙姑姑,娘也許早就死了……”
“小熙,我也不喊你小東家了……你別挑理。過去我們娘兒倆一直受你照顧,我也從來沒說過一聲謝,你別怨我不懂事。”
小秋子不幹了:“我都叫好幾年姐姐了,怎麼又改成姑姑了?那外頭那些哥哥姐姐,是不是都得改成叫叔叔姑姑了?那韓叔兒呢,我不是得叫他爺爺了?”
郭姝玉聽見兒子提起韓在斌,不免眼神一黯。旋即又笑著給兒子解釋:“姑姑叔叔們是一定得改口叫的。至於韓叔兒,還叫韓叔兒吧。”
心裏卻道,你以後就是想叫韓叔,怕也叫不成了。你娘我也不是沒想過,實在不成就兩家合成一家,也叫你有個爹,可娘,就是不甘心,娘就是總忘不了你爹……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歡樂。明明應該很感人很痛哭流涕的一個場麵,就這麼被小秋子攪得笑聲連篇。金熙心底歎道,不知等這孩子得知要搬離這塊土地、搬進大宅門裏去,會不會哭鬧起來,喊著他離不開哥哥姐姐們,離不開疾風閃電?
她當年離開射馬嶺時,比小秋子現在還大兩歲呢,靈魂又是個成年人的靈魂,照樣難受了好久。不過也許因為小秋子是個真正的小孩兒,用不了多久就能適應覃家的生活?而她卻是勸說了自己無數次,說認祖歸宗做大家閨秀去,當然比做土匪好得多……
接下來一眾人終於能夠坐下好好說話兒。覃大太太說,該叫姝玉帶著孩子回娘家看看祖父與父親,郭太太說,總該叫覃老太爺老太太見見重孫……仿佛忽的一下兒,這兩家就一個勁兒為對方著想了。
小秋子畢竟已經九歲,又上了兩年學堂,雖然方才那抱頭痛哭的場麵把他嚇得不善,如今都好好坐下來說話了,他也就差不多聽明白了。這是家裏人找來了?他可對這個祖母和外婆一點兒記憶也沒有。
“你們是我的親祖母親外婆麼?”他忽閃著大眼睛問道。得到的回答當然是是的,他沉默了。
從打他記事起,他娘就帶著他生活在這個村兒裏。他娘每天都把他的渾身上下收拾得幹幹淨淨,還總給他講些別的孩子沒聽過的故事,教他識字念書。
他跟孩子們炫耀,他娘是最能幹的,是最溫柔的,是最美麗的……還最最知書達理。孩子們嗤之以鼻說,你娘再能幹有啥用,你都沒有爹,沒有家裏人兒。
現在外婆找來了,祖母找來了,家裏人兒算是有了吧?那爹呢?小秋子這話一問出口,他這些家裏人又是一陣沉默。
“那是我爹把我娘和我弄丟了?還是我娘和我把我爹弄丟了?也怪我那時候兒太小了……可祖母和外婆怎麼不幫著些,就叫我和我娘丟了這麼些年?”也許大人們還沒想好如何回答他,他爹在哪兒,他又問了這一番。
金熙見郭太太與覃大太太被個孩子問得如此尷尬,郭姝玉又開始拚命的流淚,就招呼小秋子到她身邊來,也不管什麼姑姑還是姐姐的稱呼了:“過來,姐姐跟你說話兒。”
“姐姐跟你說,到底是誰把誰丟了,你還太小,好像還跟你說不太明白。”
“反正你就記著,過去隻有你娘一個人兒疼你,現在疼你的多了外婆啊,祖母啊,還有那天那幾個姑姑啊,還有好多好多,都是你的親人。
等你回去你就見到了,怕一時半會兒都記不清誰是誰那麼多……姐姐也就不挨個兒給你念叨了。過去隻有你一人兒疼你娘,現在你娘也找到她娘了,明白了麼?”
“孩子找不到家了,不管是為什麼,也不管經過了多少年,反正現如今找到了,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兒。”
金熙盡量想把話說的直白說的簡單,卻還是說得自己都有點嫌囉嗦嫌糊塗……小秋子卻聽懂了,笑著點頭道:“我知道姐姐的意思了,過去的事兒,管他咧!反正我和我娘以後有人兒疼了,是不是?”
金老太太大笑:“孩子這句話說得好,已經過去了的事兒管他咧!”
兩位太太點頭微笑,郭姝玉也擦了眼淚一臉羞澀的對金熙道:“小熙,謝謝你了。”
金熙爽快一笑,“還跟我客氣!不過姝玉姐姐,我還得勞你大駕啊。我祖母還有兩位太太都是第一次到我園子裏頭來,又是這麼一件天大的喜事兒,你得把你那手藝拿出來,咱們鼓搗一桌豐盛的晚餐慶祝慶祝吧。”
小秋子立刻蹦起來:“我去抓雞抓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