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事要大智若愚
完美主義者總能從“一粒沙子裏看到一個世界,從一朵野花中看到一個極樂世界,用手掌撐起無窮大的東西,從一個鍾點看到永恒”。因此,他的某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極端的。其實也正因為如此,理想主義型的上司才更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見或建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斯大林,由於受反常的“自我尊嚴”的驅使,變得很難接受別人意見。
“惟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允許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莫斯科保衛戰的前夕,大本營總參謀長朱可夫將軍曾建議說:“放棄基輔城”,以免遭到德軍的“合圍”。這本來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建議,但是斯大林聽不進去,當麵罵朱可夫“胡說八道”,並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趕出了大本營。不久,基輔果然遭到德軍的合圍,守城的紅軍全軍覆沒。等到斯大林對朱可夫說“你是對的”時,已經是馬後炮了。但是,一度當了蘇軍大本營參謀長的華西裏也夫斯基,卻往往能讓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納他正確的作戰方案,從而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進言策略非常別致。
在斯大林的辦公室,在華西裏也夫斯基與斯大林閑聊時,他在談天說地中往往“不經意”中“順便”說說軍事上的問題,既不是鄭重其事的,也不頭頭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後,往往使斯大林想起了一個好計劃。過了不久,斯大林在軍事會議上陳述了這個計劃。大家都非常驚訝斯大林的深謀遠慮,紛紛讚賞。斯大林也自然十分高興,再看看華西裏也夫斯基是顯得十分驚訝,好像他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計劃,並且表示十分的讚同。這樣一來,再也沒人想到這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這樣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統帥部實施的還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計劃。
華西裏也夫斯基在軍事會議上進言時,他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講三條正確意見,但口齒不清,用詞不當,前後重複,沒有條理,聲音含混,因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隻要斯大林一個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著又是他畫蛇添足地講兩條錯誤意見,這會兒,他卻振振有詞,條理清晰,聲音宏亮,必須使這兩條錯誤意見的全部荒謬性昭然若揭時才能罷休。這往往讓在場的人膽戰心驚。
等到斯大林決定時,當然要首先批評華西裏也夫斯基的兩條錯誤意見,斯大林往往批評得痛快淋漓,心情舒暢。接著,斯大林清晰地闡述他的決策,他當然不像華西裏也夫斯基一樣詞不達意,含混不清。但是華西裏也夫斯基心裏明白,斯大林正在闡述自己的觀點,隻不過是做了加工、潤色而已。這時候,誰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見是從哪裏來的。
這樣一來,華西裏的意見,也就移植到了斯大林的心裏,變成了斯大林的東西,而付諸實施。
事後,有人嘲諷華西裏也夫斯基神經有毛病,每次不讓斯大林罵一頓心裏就不好受。華西裏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有一次,他對過分嘲諷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們一樣聰明,一樣正常,一樣想得到最高統帥的讚賞,那我的意見就會像你們的意見一樣,被丟到茅坑裏去了,我隻想我的進言被采納,我隻想讓前方的將士少流血,我隻想讓我們多打勝仗,我以為這要比討斯大林的歡心要強得多。”
在整個二戰期間,斯大林在軍事上最器重兩個人,一個是華西裏也夫斯基;一個是朱可夫。有人說,軍事天才朱可夫之所以被斯大林器重,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好與斯大林器重大智若愚的華西裏也夫斯基有關,因為器重朱可夫也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主意之一。
理想型的上司因其有追求完美的特性,往往是惟我獨尊的,就比如說斯大林這樣的人物,從心理上講,是容不得別人在自己跟前指手畫腳或出謀劃策的,但華西裏也夫斯基(下屬)又有義務向他坦誠相告。當你麵對這樣的上司時,也需要你要像華西裏也夫斯基那樣懂得運用做事的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