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成功的秘訣萬變不離其“心” (2)
“自縊?你叫我死?”孤獨者驚詫了。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幹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麼?”孤獨者無言以對。
在我麼的生活裏,很多青少年朋友在麵對孤獨的時候,總是什麼也不做,他們就像故事中的孤獨者一樣,給自己很多的借口和理由,來麻醉自己。殊不知生活中實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處理,如果隻是在孤獨中束手無策,消極地空耗時間,那麼這樣的人生真的不如早早了解算了。針對孤獨的困惑,錢穆先生就曾告誡我們:生命的支點不再生命之中,而在生命之外,滿足轉瞬成空虛。愉快與歡樂,眨眼變為煩悶與苦痛。逐步向前,成為不斷的撲空,唯有忍耐住孤獨與寂寞,追求的目標才愈鮮明,追求的意誌才愈堅定,人生才有一種充實和強力之感。
可見,忍耐住孤獨對於我們來說多麼重要,隻有我們的心靈忍受住孤獨的重負,我們才會獲得充實,我們才能有鮮明的目標和堅定的意誌。
忍耐住孤獨的重負,就是不為外物所誘惑,拋開私心雜念,不浮躁,不盲從,保持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很多人耐不住寂寞,一旦不能如願,就會怨天尤人,不思進取,或者轉移方向。他們不知道倘若耐得住寂寞,就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在他的十卷本巨著《昆蟲記》中,曾描寫過蟬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蟬的生命期僅僅隻有30天,而為了這極短暫的30多天的飛翔高鳴,它們的幼蟲要在泥土裏等待四年的時間。在四年漫長的痛苦等待中,必須經受各種自然災害的襲擊和天敵的入侵,保存下來,才有生化為蟬的機遇。
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人生要想獲得成功,首先都需要耐得住孤獨,隻有在孤獨中才能催生一個人的成長。孤獨是成功的另一種境界。
西方有位哲人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過這樣的話:“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沒有過過四個星期真正的安寧。這一生隻是一塊必須時常推上去又不斷滾下來的崖石。”所以,追求寧靜,或者是追求寂寞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個夢想。由此看來,寂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可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害怕寂寞,時時借熱鬧來躲避孤獨,麻痹自己。滾滾紅塵中,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固守一方清靜,獨享一份寂寞了,更多的人腳步匆匆,奔向人聲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熱鬧之後的寂寞將更加孤獨。如能在熱鬧中獨飲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為人生的另類選擇與生存。但是,孤獨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享受的!
青少年朋友們,一個人想成功,一定要經過一段艱苦的過程。任何想在春花秋月中輕鬆獲得成功的人都是枉然。這孤獨的過程正是你積蓄力量的過程。如果你耐不住孤獨,成功永遠不會降臨在你身上。所以讓自己的心靈承受住孤獨的重負,耐住孤獨的考驗,在孤獨中塑造自己的偉大才是明智之舉。
用功皆在一心
你也許會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什麼才能讓自己如虎添翼,越來越接近成功?
錢穆先生給了我們答案:用功皆在一心,專心便能取得快速地取得成功。
所謂專心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個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
在成功的過程中,專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說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這個秘訣就是“專心”。在麵對學習中的難題,生活中的困惑時,如果我們以專心來應付它,我們遇到的這些問題必然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