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
“奉天承運”這個意思,在聖旨出宮的儀式中得到戲劇性的體現,明朝的製度規定,頒布詔書時,要將詔書裝在金子裏,用繩子吊著,從承天門上緩緩放下去,就好像聖旨從天而隆,下邊則有人跪接。明朝的曆史學家餘繼登在《典故紀聞》卷十四裏還講了一個故事,說成化四年(1468年)
秋天,負責辦這件事的人不認真,降旨的時候繩子斷了,裝著詔書的盒子控壞了,於是有禦史參劾,要求將此人治罪,皇上竟饒了他,當時的人們都感歎皇上寬。
例5:
樂漢中平二年(185年)二月的一天,皇都洛陽的南宮起火。這場大火燒了半個月,燒掉了靈台、樂成等旦座宮殿。古詩十九首中描寫洛陽的皇宮說:“兩宮遙相望,雙闋百餘尺。”兩宮相距七裏而可以遙遙相望,門前的兩座望樓竟有百尺之高,由此可以推想皇宮的規模和巨耗資。皇宮的這場大火攪亂了帝國的財政預算,皇上要給自己家蓋新房,這筆額處開支從哪裏出?
這時,太監張讓和趙忠給28歲的漢靈帝出了一個主意。他們建議皇上發出命令,天下田每畝要交土垡。此外,各級官員升官上任,也要先交一筆錢,用於修建宮室。漢靈帝欣然采納這兩位太監的建議。於是,帝國官員上任之前,一概要到一個叫西園的地方問價交錢。這種勾當看起來很像賣官鬻爵,後來也確實發展成為麥裸裸的場賣官鬻爵。
例6:
縱觀美國曆史,曾經屢次出現這種與美國立國精神不相容的排處主義情緒與行動。然而,何以在20世紀的20生人,這種情況竟然為官方所公開開接受,並且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肯定呢?答案應歸結於這十年中美國人在心理上對外國人所產生的畏懼和憎恨情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的結局使許多美國人有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國會擔心美國繼續為外國移民大開大門會為此付出代價,會影響自身的繁榮;同時,美國的一些保守派分子害怕不同信仰的民族湧入,會使人們的道備觀念改變、宗教影響削弱;還有一些反動分子害怕移民會帶來共產主義的影響,引起革命。
例7:
最後,那些為各種各樣的科學發現而欣喜若狂的人,那些醉心於科學的人,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科學並不足以保證全人類的幸福,也沒有認識到人們借助於各種科學手段來進行各種各樣的犯罪乃至毀滅整個社會的可能性。最近,旺多姆法庭判處一位前任校長三年監禁,因為這位校長先生給無政府主義提供了有關製造炸藥的設備,他還對這些無政府主義者說:“暴力就是一切,爆炸、匕首和左輪手槍萬歲!”這位校長把拉瓦肖爾(他是一位盜竊犯和殺人犯)當作心中的耶穌偶像。像保羅和埃利斯。熱克盧斯(Elise Reclus)這些相信科學的人都極力麴無政府主義的暴行,文學方麵的人士也對無政府主義表示支持。
例8:
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席卷美國宗教界的世俗代傾向,對於美國宗教界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強大的世俗力量的衝擊下,各教派紛紛失去各自最明顯的特點。以往正是這些各自的特點導致了各教派的差異和紛爭,現在各教派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互接近起來了,以往存在於彼此之間的對抗和偏見已趨於淡化(當然,這不僅僅是宗教世俗化的結果,也與全國基督教運動和各基督教教派要求團結二致有關)。明顯的是在七八十年代,在教義問題上,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相互接近了。三大基督教派表現出空前的容忍精神,彼此諒解和適應。現實引人思考:宗教世俗化的結果,是否意味著基督教世界會最後走向重新統一呢?
例9:
就一個整體而言,美國黑人從沒有像五六十年代那樣真正關注過他們自己的權利,並如此廣泛、如此激烈地投入鬥爭。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一時代的黑人民權運動,最後以黑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得到顯著旦改善作為結果而告終。當然美國黑人從鬥爭中也認識到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仍需作長期的、多方麵的努力,不過他們深信:美國黑人能夠不依靠暴力手段贏得平等,美國的未來應該是一個各民族和睦相處的社會。
例10:
經驗主富的臨床醫師接待病人時,也許跟其他同事一樣,先去看看化驗結果。這無疑有助於他下意識的推理。
但是,指導他做出診斷的決定因素卻是直覺,是觀察了成亙上千例病例而得到的直覺。病例中,使其焦慮或坦然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且常常難於名狀。在理論上,與一位學識淵博的年輕教授相比,他或許略遜一短籌,但是,他懂得並且能夠做到比別人少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