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種不可改變的情況。我像個蠢蛋,不斷做無謂的反抗,結果帶來無眠的夜晚,我把自己整得很慘。終於,經過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實。”
麵對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就應該學著做到詩人惠特曼所說的那樣:
“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麵對黑夜、風暴、饑餓、意外與挫折”。
已故的美國小說家塔金頓常說:“我可以忍受一切變故,除了失明,我絕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歲的某一天,當他看著地毯時,卻發現地毯的顏色漸漸模糊,他看不出圖案。他去看醫生,得知了殘酷的事實:他即將失明。有一隻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隻也接近失明。
他最恐懼的事終於發生了。
塔金頓對這最大的災難如何反應呢?他是否覺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人驚訝的是,他還蠻愉快的,他甚至發揮了他的幽默感。這些浮遊的斑點阻擋他的視力,當大斑點晃過他的視野時,他會說:“嘿!又是這個大家夥,不知道它今早要到哪兒去!”完全失明後,塔金頓說:“我現在已接受了這個事實,也可以麵對任何狀況。”
為了恢複視力,塔金頓在一年內得接受12次以上的手術,而且隻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了解這是必需的、無可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地接受。他放棄了私人病房,和大家一起住在大眾病房,想辦法讓大家高興一點。當他必須再次接受手術時,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運:“多奇妙啊,科學已進步到連人眼如此精細的器官都能動手術了。”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存在著這樣的弱點:不能麵對苦難。但是,隻要堅強,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它,像本以為自己絕不能忍受失明的塔金頓一樣。這個時候他卻說:“我不願用快樂的經驗來替換這次的體會。”他因此學會了接受,並相信人生沒有任何事會超過他的容忍力。如塔金頓所說的,此次經驗教導他“失明並不悲慘,無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慘的”。
已故的愛德華·埃文斯先生,從小生活在一個貧苦的家庭。起初隻能靠賣報來維持生計,後來在一家雜貨店當營業員,家裏好幾口人都靠著他的微薄工資來度日。後來他又謀得一個助理圖書管理員的職位,依然是很少的薪水,但他必須幹下去,畢竟做生意實在是太冒險了。在八年之後,他借了50美元開始了他自己的事業,結果事業的發展一帆風順,年收入兩萬關元以上。
然而,可怕的厄運在突然間降f臨了。他替朋友擔保了一筆數額很大的貸款,而朋友卻破產了。禍不單行,那家存著他全部積蓄的大銀行也破產了。他不但血本無歸,而且還欠了一萬多美元的債。在如此沉重的雙重打擊下,埃文斯終於倒下了。他吃不下東西,睡不好覺,而且生起了莫名其妙的怪病,整天就處於一種極度的擔憂之中,大腦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