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聽後非常不爽,強令白起帶兵,可白起就是一個字:不。這下秦昭襄王可火大了,一下子把武安君貶為平民,並且把他流放到陰密。後來,秦昭襄王又派人追上白起,到了杜郵這個地方,叫白起自裁。
白起此時說道“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過了很久,又平靜地說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到死時都沒有認識到自己是挑戰了老板的底線而賜死的,雖然功高震主也有可能,但是挑戰了老板的底線絕對是主要原因。白起跟秦昭襄王和應侯範雎的關係處理得不好,但也難怪他,自己的死黨被這兩個人趕到齊國去了,再也難得見一次麵。
但是,白起邯鄲拒戰故有他的理由所在——“邯鄲實未易攻也。
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絕對的錯誤,根本沒必要爭論白起邯鄲拒戰是否正確,總之,邯鄲最後還是被王翦攻下來了,趙國也滅亡了。
還有一點,《周本紀》有載:“ 三十四年,蘇厲謂周君曰:“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將兵出塞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
養由基怒,釋弓搤劍,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者,百發盡息”。。今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公不如稱病而無出’。
至於遊說的結果《周本紀》無載,而《史記正義》道:“以上至“三十四年,是蘇厲為周說白起無伐梁也。”看來這番話的確說服了白起。從這裏可以看出,白起應該是很注重自己的不敗紀錄的,邯鄲之戰他料定必敗,所以就別讓自己的不敗紀錄給打破了,幹脆寧死不戰。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白起王翦列傳》
對比白起對這四十多萬趙卒的變化,白起坑趙卒的理由很明確——“恐為亂”,而最後他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認為是“足以死”的罪行。
從這句來看,白起認為他該死的地方有兩處:第一——“詐“,第二——“阬”。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白起最後的懺悔,反而為長平之戰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到底是怎麼“詐”,怎麼“阬”的呢?
這件事情的真相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了。
在唐瀟看來他是在反思戰爭,但是他並不後悔戰爭,他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他為了天下的統一和和平。
也不知道為何接聽電話的那一刹那唐瀟滿腦子都是臨死時候的殺神白起。
他也要做人屠,因為他要複仇!
他的敵人強大而眾多,他必須成為人屠,達不到白起那樣也要心狠手辣。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何況他絕不會對敵人有半點仁慈,他的心是冷的,血都是寒的。
“你那邊情況怎麼樣?按照時間和杜伊這邊情況變化來看你該在做那件事,我隻是打電話確認一下你還活著。”方雪開門見山直接說明自己的目的。
唐瀟抬手掛斷手機,因為他覺得這女人很無聊。
他當然不會死,哪怕現在中毒已深。
換成別人肯定會嘴硬的跟人家爭辯,或者直接懟回去。
唐瀟則不會,他沒有那麼無聊,他現在正處在生死邊緣,他的思想強大經驗豐富,可是對付眼前自己體內的這種特殊毒藥。
是的,對他是毒藥對杜伊就是解藥。
這就是中藥神秘特別的一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