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局長辦公會(1 / 1)

這個局在班子調整之前,別的技術不怎麼樣,有一樣技術在縣裏掛號。

那就是副局比正局厲害,局長要聽副局長的。

這就有些不正常。

正常情況是局長一元化領導,安排了工作,副局長們去執行就可以啦。

為啥“一把手”聽“二把手”的呢?

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局長是從科員“坐直升機”上來,那年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頗重視,一家夥兒提拔成局長的。

以前他在副局長之下,現在“呼”地一下子上到副局長之上了。

副局長就感到不舒服了。

副局長是女的。

原來,局長私下裏要喊她大姨二姨的。

有些事局長就不敢當家,要和副局長商量。

這樣一來下邊這些人就有些看不慣了,所以局裏的工作就一般化。

雖然局長是大學生,有文化,雖然縣裏提倡了“幾化”,但是這個局的工作沒起色。

正好換屆啦,縣委把一鎮委書記調到這個局裏來任局長。

這個鎮委書記可不是一般的書記。

他也是大學生,從農村一步步幹上來的,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啥人都見過,啥人都纏過,孬點兒好點兒都有,是數得著的棒角兒。

年輕的局長到別的單位任副職去了。

據說年輕局長主動跟縣委提的要求,說自己幹不了,要當副職去。

新局長上任,趕上了離休的老局長去世。

老局長在鄉下當過區長,那時區也是鄉科級。

局裏開會研究老局長的喪事。

事前沒和副局長通氣兒,會是突然開的。他還是鄉鎮作風。

新局長說:“老局長去世了,為革命、為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也沒治了宅子,也沒治了地。怪可憐的。我看這樣吧,局裏給老局長家三千塊錢發喪。”

副局長一聽就感覺不順耳,一是事前沒研究,局長就表態了;二是這些錢多;三是她們老班子成員之間不知有什麼事兒。

她的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變貓子變色。

她終於憋不住了,說:“給他家三千塊錢,那同誌們不有意見嗎?”

新局長說:“有意見不要緊,誰有意見誰死!死了也給三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