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的覺旺法師見寺院外邊的空地閑著,遂想用起來多好。他開了個菜園,園子裏種了些瓜。有黃瓜、菜瓜、北瓜、甜瓜,還有點西瓜。
覺旺法師農家出身,小時跟父親學莊稼活,菜園的活路也不外行。種瓜雖不是行家裏手,但還種過。菜園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瓜是瓜菜是菜,除草、施肥、澆水、壓瓜秧,覺旺法師有條不紊。
一眼井上架著轆轤,搖轆轤把澆瓜。喝足水的瓜秧墨綠,葉子肥厚,自然結得瓜就個兒大。
覺旺的瓜菜寺院吃不完,他就摘瓜給來寺院進香的施主、信眾,“拿回家,吃吧。”施主們誇覺旺法師的黃瓜長,菜瓜脆,甜瓜甜……每每這時覺旺法師就微笑著說:“施主誇獎了!”
覺旺法師對瓜田的瓜了如指掌,哪兒有個瓜,哪兒的瓜可摘了,哪個瓜大,等等,他都有數。
這日,覺旺法師無意中發現畦子裏有小腳印兒,還不是一個人,剛澆過水,畦裏很潮濕,踩得亂七八糟。再去看甜瓜,甜瓜被摘走了。
覺旺法師沒聲張。“青瓜梨棗見麵就咬”,這是當地俗話。況且是小孩子所為,他對此並沒在意,若因丟幾個瓜傷了和氣,不值。
覺旺法師思忖的是另外的問題,小孩子想吃瓜,害怕被逮住,就夜裏出沒,悄悄地來摘瓜。可是瓜田裏夜間會有毒蛇活動,孩子們不安全。
覺旺法師就傍晚回寺院之前,在瓜田裏揀熟透的甜瓜、西瓜摘好幾個,放在田頭兒醒目處。
有幾晚上,孩子們高興得蹦高,把覺旺法師摘好的瓜拿走,隨吃隨說:“真好,不用在瓜地轉了,全是熟瓜,原先慌慌張張還摘過生瓜苦的沒法吃。”
孩子們吃了幾天,覺得這事蹊蹺,後來竟不好意思拿走吃了。
孩子們被法師的做法感動了,也不來偷瓜了。
又住些天,讓覺旺法師高興的是,他常常在瓜田畦頭或在寺院門口見到放好的桃子、梨子、大棗啥的。
唉,這是村上的孩子給寺院的回報。這倒是讓覺旺法師高興的。
世間最好的教育就是感化。
最有力量的感化就數愛心。
愛心是人間的火爐,它能暖化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