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時幹將莫邪為鑄得寶劍,甘願投身熔爐之中,千百年來,鐵匠們將二人奉作至高無上的神明。
曾有位隱者,堅信兵刃在未成之時不嗜血,便沒有靈氣。因此他每鑄一劍,必要將自身肢體的一部分砍下,投入熔爐。
直到有一年,他偶得一塊玄鐵,通體紫紅,無刃卻無堅不摧。隱者興奮不已,感覺像是卞和見到了美玉,伯樂幸遇了良駒。隱者此時已至垂暮之年,身殘體弱。但此劍不鑄,卻是天下極大地損失。終於,他孤身一人苦守深山二十年,待到快要完成之時,他投身爐內,全身化為了鑄劍良材。
這劍就是如今名震武林的“廿血鋏”:柄長刃短,劍過人亡。人們尊稱隱者為“鑄劍仙翁”,他的後代因此而改姓“祝”,將他的山莊更名為“廿血山莊”。
隱者曾說:此劍飲血二十年,因此在人身上隻能留下二十年血痕。廿載一過,完好如初。但自廿血鋏鑄成以來,還未能有人在此劍下隻傷不死,因此“廿血”雲雲,隻是傳說而已。
廿血山莊與納蘭山莊世代交好,每代必湊成一對眷侶,親上加親。到了這代,廿血山莊的莊主祝薄狂隻有一個獨生女兒,閨名倚薇。按照祖例,祝倚薇定要嫁給納蘭世家的少莊主納蘭久露,因為,莊主納蘭非庸也隻有這麼一個兒子。
倚薇卻不從。
納蘭久露已年近四旬,妻妾成群,他的大女兒怕是還要比倚薇大些。何況,她早已心有所屬。
這一日黃昏,倚薇來到了楓林晚巷。
這兒的主人是一位樂師,琴笛瑟簫之技無不令人歎服,人們都稱他為“鳳先生”。倚薇一年前被一位密友帶到這兒,拜在鳳先生門下研習琴技。
天色漸晚,楓林晚巷悠悠的飄著空靈的琴聲。倚薇在湖岸邊望著水間小亭,桃紅色的紗帳內,隱隱可見一個身穿紗質長衫的人正在輕撫瑤琴,仙樂如水一般地靜靜淌出。倚薇穿過小榭,來到亭外,安靜的跪坐下來。
待到一曲奏完,鳳先生停了手,默然不語。
倚薇欲言卻止,停了半晌,鳳先生道:“你說過,今日會帶一個朋友來楓林晚巷,怎麼卻是孤身一人?”
倚薇歎道:“我那位朋友今日怕是要失約了。他因故被人囚禁,至今杳無音信。”
鳳先生道:“你說的這位朋友,可是身陷納蘭世家?”
倚薇一驚,道:“您怎知道?”
鳳先生道:“老朽雖為不入世的賤民,卻也聽聞了‘世家第一公子’盜寶不成反被囚之事。祝小姐的這位朋友,不正是淩雨山莊的少莊主淩夕嗎。”
倚薇心道:想來也知,千亦定然早就把一切都告訴鳳先生了。歎道:“他為我而遭此大難,我不能置之不理。”
鳳先生道:“江湖傳聞,不可盡信。市井之人對於淩公子以身犯險,夜闖納蘭山莊的原因,可真是眾說紛紜。不過,據軒轅小姐所說,貴莊曾開出條件,隻要淩公子能將流芳行草帶到廿血山莊,就可將祝小姐嫁與他。”
倚薇道:“那是我後母說的。章墨指的流芳行草,當世僅納蘭山莊存有一幅。他們怎肯將流芳行草交給淩夕呢?這不過是借口罷了。不過,‘盜畫’雲雲,卻是侮辱了淩夕。他號稱‘世家第一公子’,為人坦蕩,凡事無愧於心,是位正人君子,絕不會幹出這等事來。他確曾赴納蘭山莊,納蘭久露叫他在門口跪一天一夜,使他知難而退;誰知淩夕當真在山莊門口跪足了十二個時辰,任納蘭久露如何折辱於他,也紋絲不動。淩夕真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納蘭久露這等無恥之徒,怎麼可能會遵守諾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