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上官泠兒要用花朵做菜,眾人皆覺不何思議,且廚子有事不能來,她就要自己動手,更引得眾人側目。
那楊夫人一聽此言有些驚道:“泠兒,你會做菜?我怎不知?”
上官泠兒笑道:“此是小技,不足言道。”
竇王妃笑道:“這泠兒性子卻是淡了些。也好這房後正有一小廚房,乃平時我們閑時無聊下廚之處,雖是簡陋東西到也齊備。”
說完旁邊就有個一等丫鬟會意領著上官泠兒往屋後走去。眾人亦是好奇,想這“花魁”該如何烹調,也跟著往屋後小廚房走去。轉過房後,即是所謂的小廚房,小小巧巧的一間房,幹幹淨淨,裏麵東西也是精致的很。這小廚房,乃是大戶人家平時夫人小姐偶爾心血來潮下廚之處。自不比平時府裏廚師下廚之處那般淩亂。
這上官泠兒一進廚房,自有小丫鬟生火的生火,唰鍋的唰鍋。後麵跟了來的王妃夫人馬上散開圍站於灶台前,雖每人都想占個好位置,卻也不能越了尊卑,到也是井然有緒。
隻見上官泠兒拿過兩個汝窯白瓷大盤,兩個白瓷蓋碗。選了兩朵新鮮白木耳各放於兩個蓋碗底,再將切好的數大片臘肉貼碗而放。然後再將各色雜果、水發幹貨放於鍋內用水燴熟,如黑木耳、筍片、桂圓、剝好的鵪鶉蛋等等,再加入調味料。最後將將這些食材盛於蓋碗內,剛好滿蓋碗,然後移過蒸籠,將這兩蓋碗放於蒸籠內,上鍋蒸置。
眾人那是納悶得很,平時這蒸籠一般是用於蒸置饅頭、包子之用,今上官泠兒卻用來蒸菜,這卻是有些不同尋常之處。這做菜的蒸法在南方菜用的比較廣,湘菜、川菜、粵菜均有其經典菜,但北方菜蒸法相對少也沒得那般精致、講究。故眾人是一頭霧水。
這邊還沒納悶完,那邊上官泠兒卻又有新動作了。隻見其將鍋內水燒開放入肉末及鹽,再放入萱草(即黃花菜),待其再次燒開。現在眾人心裏卻是明鏡一般,這不是普通人家常吃的一道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先前也吃過個新鮮,吃的次數多了也就覺得稀鬆平常。這樣平常的材料,想做去一道不同平常的菜,眾人心裏不由更是疑問不解。這會工夫,鍋裏的水卻是又開了。那上官泠兒另外拿過一大碗盛出,拿過筷子卻將裏麵的萱草一根一根的夾出成放射狀置於那兩個汝窯大盤四周。眾人卻是恍然大悟,原是裝飾之用,這處理的也太細致了些。
上官泠兒又拿過各色瓜果,用小刀雕刻起來,隻見果皮飛瀉,刀影翻飛,眾人都看的有點癡了。不一會兒,一朵出來了,又一會兒,另一朵又出來了。眾人都有點麻木了,這雕花技術,卻是比家中的大廚還快些,還利落些。沒得多久就雕刻完畢,然後迅速的將這些置於大盤內。細眼一瞧,裏麵是梅花、桃花、荷花,花花鬥豔;紅的、黃的、白的,色色驚奇。等其最後一朵花落下,整體一瞧,確又是一朵花兒形狀。
那楊夫人看的眼都有些直了,道:“泠兒,我現在就想吃,要知你有這技術我早就在家享受好幾回了,也不至如此。”眾人亦是同感,有的已經偷偷的在咽口水。
那上官泠兒卻頭也沒回道:“這還不行。”又拿起些青紅辣椒、生薑、大蒜等料,剁碎,於鍋中炒香,再放入油、鹽、少量水,生抽上色,最後用生粉勾欠,端的是油色金黃,汁厚黏稠。剛好那邊蒸籠也上氣了。旁邊自有小丫鬟移過了蒸籠中的食材,卻未等其放下,上官泠兒已接過蓋碗迅速的扣於白瓷大盤上。然後揭開蓋碗,香氣那是噴湧而出,連那白瓷盤全被那熱氣所掩蓋,那盤中菜品更是看不清形狀,隻見那頂上隱隱有一白花若隱若現,甚是縹緲,霧氣漸漸散去,方才清晰,上麵卻是剛才放在蓋碗底部的那整朵白木耳,倒扣過來其就在頂上了,甚是美麗。那旁邊全被臘肉片所覆蓋,像極了懸崖壁,看不清裏麵的物事,取山高花方嬌之意,構思甚是巧妙。連無甚表情的竇王妃都不由微睜了下眼睛。
李隆基更是咽了一下口水饞著道:“妹妹,可以吃了不?從未聞過菜有這麼香的。”也顧不得幹不幹淨就想伸手去拿。
上官泠兒嬌叱道:“還差點。你現在就吃了,想王爺打你一頓板子才舒服對吧。”
李隆基隻得悻悻地縮回了手,惹得眾人一陣大笑。
那上官泠兒趁熱將那醬汁澆於肉上,又是一陣香味,如果剛才是味的話現在卻是香,濃鬱的醬香。然後將甚於的醬灑了幾滴在那白木耳之上,白中帶紅,減了幾分白色素雅,卻添了一段高貴。
這李隆基眨巴了下眼睛又道:“妹妹,這會卻可吃得。”
上官泠兒笑道:“卻知道吃,還差了一步呢。”順手就抓起了一把各色可食用的鮮花花瓣,隨手撒於菜上,真如天女散花一般,看得眾人是眼花撩亂,目不暇接。隻見那些花瓣無規律的落於菜上,雖是隨意,卻正合那自然之道,去了些呆板、刻意,那菜卻像活過來了一般,那騰騰熱氣亦是靈動起來。見此眾人方知“花魁”已做完。
那李隆基舉過早已拿好的筷子,正欲下手偷吃,就聽外麵小丫鬟傳言道:“王爺要三王子速到外室陪客。”
李隆基筷子一怔道:“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來壞我好事。”端起那一盤“花魁”就往外跑,邊跑還邊道:“謝謝泠兒妹妹。等我回了父王就來謝你。”那李力也跟著李隆基跑了,生怕要他去領板子一般,惹的眾人又是一頓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