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傳每當陰曆七月,忘川之畔,便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花香可喚起往生者前世記憶,是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妖紅似血,鋪滿著通向地獄的路,有花無葉,有葉無花,花葉永不相見,是開在冥界唯一的花。靈魂被彼岸花指引度過忘川,忘卻生前種種,將過往一切留於彼岸,然後通往幽冥之獄。花妖曼珠、葉妖沙華守護著彼岸花,幾千年來從未見過麵,因為花開時葉已落,葉生時花已凋。他們瘋狂地想念彼此,被痛苦折磨。終有一天,他們違背神的意誌偷偷相見,焰紅的花被綠葉襯托著,開得格外妖豔美麗。天神大怒,將曼珠和沙華打入輪回,詛咒他們永生永世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盡磨難。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香便會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永不分開,再度輪回。

相傳女媧用泥造人,每造一人,便取一粒沙留下,用於計數,最後彙成了一顆頑石,立於西天靈河畔。頑石經過一萬年,吸取了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通了靈性,忽裂生出二條神紋,將石分為三段。女媧將其置於忘川河畔,奈何橋邊,掌管姻緣輪回,三段分管前世、今生、來世,名曰:三生石。

黃泉路上,忘川河畔,彼岸花開;

奈何橋旁,三生石上,緣刻三生。

(二)

相傳上古時期,部落酋長堯帝有兩個美麗聰明的女兒,長女名娥皇,次女名女英。二人同時嫁給了當時德才超群、年輕有為的舜帝為妻,娥皇為後,女英為妃。二女共同輔佐舜帝將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繁榮昌盛,使當時的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適逢九嶷山一帶發生戰亂,舜帝為視察實情,決定前往九嶷。娥皇女英爭著陪他一同前去,舜帝考慮到九嶷路遠沿途凶險,於是帶著幾個隨從悄悄離開。誰知舜帝一行人不堪山高路險,道路曲折,均喪生於九嶷山中,上蒼感念舜帝功德,派山中螞蟻銜土將其掩埋。

娥皇、女英得知舜帝獨自上九嶷山的消息後馬上追趕,途中知悉舜帝駕崩,葬於九嶷山中,悲痛欲絕。二人每天扶竹向著九嶷山的方向哭泣,手指上的螺紋和眼中的淚水點點斑斑均留於竹上,萬古不滅,後世便有了麻淚竹和羅淚竹,又名曰斑竹。二人從三分石哭到“九嶷相似的地方”,始終沒有找到舜帝的陵墓,痛不欲生,最後雙雙投入湘水之中,後被人打撈起來,葬於洞庭湖君山之上。然而二人的魂魄卻留在了九嶷山上,化作兩座山峰——娥皇鋒、女英鋒,與舜帝所化之舜源峰朝夕相伴,永不分離……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湘水流,湘水流,九嶷雲霧至今愁。

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三)

“你又來了?”

“是的,我又來了。”

“記起來了?”

“記起來了。”

“你是誰?”

“沙華”

“可曾後悔?”

“不曾後悔。”

“喝下吧。”

男子淡淡一笑端起碗一飲而盡,走過奈何橋,孟婆背後輕歎。

“你也來了。”

“是的,我也來了。”

“你聽到了?”

“是的,我聽到了。”

“你也不悔。”

“不悔。”

“你也喝下吧。”

女子淒然一笑,接過孟婆湯喝下,走過奈何橋。孟婆搖頭輕歎。

“你都看見了?”

“看見了。”

“也聽到了?”

“聽到了。”

“不曾後悔?”

“不悔。”

“喝下吧。”

女子輕落一滴淚,默默喝下孟婆湯,走過奈何橋。孟婆已不忍再看……